十七年前,我在一种痛苦迷失的状态下开笔,目标从来没有这么明确过:写一个四十岁的男人!
是一个四十岁的男人,就绝不写他三十九岁或者四十一岁的故事。于是,小说从生日开始,经三百六十五天,到下一个生日结束。
为了增加可读性,我浓笔重彩写他的感情生活,几乎五分之四的篇幅,所以,我加了一个副题:一个四十岁的男人,三个婚姻外的女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感情故事!
我豪气干云,直言三百年后又一部金瓶梅。于是,用了一个‘情爱斑竹’笔名刊印两千册。当然,事后,还是隐忍不住,在新浪和梧桐树下连载了全文。当然,躲不过的宿命,不止于下架,连盗版也网迹全无。
不大删大减是无法面世了。毕竟是痛彻心扉流出的心血,有简书新平台,今天搬来刊印成册时的后记,亦是文稿的初心,请诸友批评!
《后记》
网络时代给了我们更多的话语权,也让我们有了更多的破坏力。
想一想,上一个世纪以来,我们有过太多次的破坏;从“五四”的反帝反封建开始,打倒“孔家店”,倡导新文化;我们得以在新文化的语境里恣意~~
破坏或者重建,一个世纪的漫漫过程;
一如“天足”运动并没有真正解放妇女,进入到了多语系的网络时代,我们的道德秩序却从此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
旧有的已经解体,而新生的却好象已经胎死母腹。
一个社会,没有比秩序的颠覆和重建更繁复更伟大的事情了;我们似乎更喜欢颠覆,一如我们大张旗鼓地鼓动女人们放足。
一如我这篇小说。
我肯定为它付出了什么。比如心痛。
破坏中的快乐真的无以伦比。
委婉或者粗暴;见仁见智。
临屏游戏之作。
非游戏。
2004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