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在一个干货型公众号里,看到条很萌的留言:
“每次看文章,感觉你的生活中只有工作和学习,难道你都不玩游戏,不看电视的吗?”
这句话我当场就截图保存了,因为它是一个好选题(划掉)
因为它让我突然想到了自己 – 或者说,你们眼中的我。
一直以来,我在公众号给大家展示的,都是积极,努力,向上的一面。
所以,在读者之中,也有不少人在默默怀疑:
你怎么整天都在工作、学习?
你都不玩游戏,看电视的吗?
这么持久的上进心和动力是从哪里来的?
先把实话端上来:
第一, 我根本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自律,我很喜欢打游戏,也经常会刷电视剧
第二,在我所接触的范围内,从来没有遇到过有哪些“真实的人”,可以每天硬核工作10个小时,从来都不休息,不娱乐。
即便是我去年最钦佩的一个自由职业者—
一个半年看了五六十本书,写了几十万字文章,在医院输液都会用ipad写稿的小哥哥。
也常常会有奔溃和‘玩世不恭’的时刻。
比如,他连续工作十几天之后,一定会给自己放个小长假,开车出去大玩一场,什么都不干。
以前,我看着别人每天超负荷运转,就会憎恶不够努力的自己。
但后来,我想通了。
“自律”这件事,就好像“成功者的神话”一样。
对方选择性地让我们看到了最完美的一面。
而我们普通人,也全盘接受了这样奋发的人生,觉得自己做不到自律,就活该是个loser。
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周期性懈怠的,我也是,毕竟人不是机器。
今天,我不想以一个“只努力,不休息”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我要老实地告诉你们,我也玩儿,而且经常休息。
在心理学中,有一对经常被提起,并且,被频繁地用来教训年轻人的词:「即时享乐」和「延迟满足」。
举个例子:
打游戏就是即时享乐,因为你能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很快获得满足感。
而读书就是延迟满足,因为读书虽然有用,但在读的过程中,你没有快感,也没有成就感。
只有硬着头皮读完,甚至用出去,才能有所收获。
可以说,即时享乐的过程是快乐的,结果是不务正业的;而延迟满足的过程是痛苦的,但结果是对人生有益的。
所以,大家常说:
一定要放弃即时享乐,强制自己去做延迟满足的事,这样才能有出息。
但偏偏,「延迟满足」就是一个反人性的词,人天生不爱努力,就爱享乐。
面对这种尴尬的局面,能怎么办呢?
一部分人的选择是:
顺应人性,彻底放纵自己,持续性自甘堕落
另一部分人的选择是:
极力压抑人性,不管现在心态怎么样,都把自己逼到书桌前去学习,干活儿。
但讲真,逼迫和强制不仅会让你失去快乐,也彻底断送了效率。
就像小时候,老师越是逼你学习,你就越不想学。最后只能呆坐在课桌前,装模作样。
面对这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即时享乐」来充当「延迟满足」的诱饵。
就像小时候,为了让我好好学习,每次期末考试前,妈妈都会给提前放话:
这次考了前3名,给你买小霸王游戏机;
这次考到第2名,奖励你一只小狗。
就像现在,我每写完一篇公众号文章,或者帮学员改出一篇比较满意的稿子,都会离开桌椅板凳,躺在沙发上,玩两把吃鸡。
(没错,我从小就喜欢打游戏,但不沉迷哦)
成年人了,永远不要去想,怎么样压抑着痛苦把这一段时间熬完,而是要换一种方式,把让自己快乐的东西放到终点。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一种永不枯竭的能力。
比如,一天工作10个小时,连续运转好几个月,避免一切娱乐和颓废,这样就可以在人生这场马拉松赛跑中拔得头筹。
但事实上,人生并不是一场马拉松比赛,而是一段又一段的短跑冲刺。
有时候我也会因为工作而连轴转几天,但这也不代表,我从来不休息。
相反,越是忙的时候,我越会使用番茄钟来让自己定时放松。
每工作25分钟就休息一下,完全不想工作的事情,不看电脑,不看手机,放空自己的大脑。
这两天,我用碎片化时间浏览了一下《见机》这本书,里面就提到了关于上班族的休息方法:
要以“短休息为主”,有研究说,最好每工作52分钟,就休息17分钟,也就是工作1小时左右,你就该站起来走走了;休息期间什么都不要干、不要想,凡是看书、看剧、玩手机这种消耗精力的事情都不叫休息;找同事聊聊天,或者下楼走一走,比自己呆着要好;
在文章开头,我提到一个小哥哥,说他工作十几天,就会出去放肆地玩一次。
可能我们很多人,在处理工作和休息的时候,也是这么分配的。
一周奋力工作5天,每天熬夜到凌晨2点,周六日睡个昏天暗地。
这种休息方式,最显而易见的缺点就是:
下一次进入工作状态,会很难很难。
怎么办呢?
本质上是要改变自己对工作和休息(娱乐)的态度。
在朋友圈里,我们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文章:《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
其实,当你在想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时候,你就已经把工作和生活变成了敌对的两方。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你会觉得工作是痛苦的,生活是美好的。
然后开始逃避和畏惧工作。
但仔细想想:
工作中就没有快乐的事吗?生活里就没有糟心的经历吗?
所以,我最后要强调的,是把工作和休息(娱乐)都当成一件常态化的事情。
工作累了就去休息,玩儿腻了就去努力。
不要单独抽出某几天去做什么事,你可以把每天的时间拆分成小时去分配。
就像前几天,我在杭州和写作课的小伙伴们面基,前天上午去了灵隐寺,下午实在走不了路了,就拿着电脑去星巴克办公了。
有小伙伴会说我太自律了,但其实并不是,我只是怕彻底放松之后,找不回工作的感觉而已。
毕竟,对于我这种自由职业者来讲,只要连续3天不写文章,第4天再坐到电脑前,就不知道该怎么动笔了。
持续平稳的工作和生活,比间歇性爆发要有用的多。努力、休息、娱乐应该是并重的事情,这样你的生活才能张弛有度,才能轻松、有趣、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