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经常提到
“自动化真的有用吗?”
“我们团队做了很多自动化,实际用处不大,感觉很鸡肋”
“我认识的同行公司,也在做自动化,投入产出比太高,没啥用”
··················
这种普遍的现象,误导了我们对自动化的认识。得到的结论就是:“用处不大”、“发现问题还得靠手”、“高开低走”
归其原因只有一个,
目标定义不清晰
部分团队不是为了项目而做自动化,而是为了自动化而自动化。可想而知,结果就是不贴合实际,很鸡肋。自动化的目的是把重复不变的工作,用工具去实现,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
首先,要明确引用自动化的目的是什么?其次,贴合实际定义清晰的目标。
举个例子:
目标1:解决测试开始前,确保服务之间是通畅的
预期结果:通过自动化的方式确认服务是否畅通。若不通畅,测试不介入,打回提测内容。
实现方案:引入接口自动化;每个需求测试介入时,先执行接口自动化,脚本通过率100%,代表服务间交互通畅,测试可介入冒烟测试。
结束语:自动化一定要结合实际,目标要清晰和量化,这样做出来的工具,才具有实际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