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2:38,我哭喊着从梦中醒来。
在梦里,老公又做了一件很“抠门”的事儿,我的朋友在一边看不下去了,就狠狠说了我老公:这么抠搜的人,怎么能让家人过的幸福啊。
我听后,觉得很没面子,朝朋友解释道:“他只对自己扣门,很舍得为我和孩子花钱呢……”
朋友对我说:“你别自我安慰了。他这么扣,就算给你花了钱,你心安吗?你现在不上班,他挣来的钱交给你保管了吗?你过的幸福吗?如果换了我,我一辈子单身,我都不会选择嫁给像他这样的人……”
听完朋友的话,我泪流满面,歇斯底里哭喊着:我也看不惯他的“抠搜”,我早就不想和他一起生活了……
我的话音刚落,公公怒气冲冲的从门外走进来,啥也没说,但是脸拉的很长,把他从老家带来的西红柿全都倒在了地上。我在哭的同时,也松了口气,终于把压在心底的话说出来了,尽管这会让婚姻问题扩大化……
由他去吧……
后记:
醒来后,又闭上眼睛去感受这个梦境。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对生活中各种关系的投射。
我在乎朋友的评价,
我在乎公公的态度,
我在乎老公的行为,
唯独不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
离春节越来越近了,马上就要回老公老家过年了。每次回去之前,我都要焦虑很久。如果可以不回,我是真的不想回去。
我没有把那里当做是我的家,只是觉得一年到头很少回家,公婆想儿子和孙女,一家人团聚才有年味。
一想到:常年不住,破败不堪的老屋;话里话外催生二胎的公婆、七大姑八大姨、左邻右舍……我就望而却步了。
仔细想想,刚结婚的头三年,回婆家过年时,就睡在羊圈隔壁,那个味道真是很酸爽,至今难忘。那时身上起了一身疙瘩,夜里有老鼠不断的啃床腿……但是那时,公婆对我很好,说他们没有女儿,会把我当女儿对待。
只是我生了女儿后,8个月后,婆婆就催生二胎。那时候,我的心态很平和,二胎政策没放开。后来二胎政策放开了,面对“催生”时,我会解释说,我是剖腹产,过几年再说。婆婆会罗列出一大堆例子,说人家剖腹产的隔年就能生。
其实,我一直觉得家和万事兴,我不想大过年的因为话不投机闹得不愉快。后来,他们说时,我就笑笑不说话。既然不能互相理解,那么还是互相尊重吧。否则,原本就淡薄的感情,真的经不起折腾。
今年过年回家,我要尝试运用“合理情绪疗法”来帮助自己,还自己一个“快乐年”。不再固执的去计较发生的事件,而是着重训练自己,不断矫正自己歪曲的认知模式,去体验“悲伤”以外那些不一样的“情绪”。
李克富老师曾说过:“针对成年人安全感缺乏的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发展关系”。
听完之后,恐惧不已。我真的不敢靠近,一旦靠近,就像被融合了一样。转念一想,这可能也正是建立自我边界的必由之路。
开始懂了……
后记:
情绪的ABC理论
ABC理论(ABC Theory of Emotion)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就是认为激发事件A(activating event 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果C(consequence的第一个英文字母)的间接原因,而引起C的直接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A的认知和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belief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即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结果(C),不是由于某一激发事件(A)直接引发的,而是由于经受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所直接引起。错误信念也称为非理性信念。
如图中,A(Antecedent)指事情的前因,C(Consequence)指事情的后果,有前因必有后果,但是有同样的前因A,产生了不一样的后果C1和C2。这是因为从前因到结果之间,一定会透过一座桥梁B(Bridge),这座桥梁就是信念和我们对情境的评价与解释。又因为,同一情境之下(A),不同的人的理念以及评价与解释不同(B1和B2),所以会得到不同结果(C1和C2)。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
情绪ABC理论的创始者埃利斯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常有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才使我们产生情绪困扰。如果这些不合理的信念久而久之,还会引起情绪障碍呢。情绪 ABC理论中:A表示诱发性事件,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
为什么?就是诱发事件A与情绪、行为结果C之间还有个对诱发事件A的看法、解释的B在作怪。一个人可能认为:这次考试只是试一试,考不过也没关系,下次可以再来。另一个人可能说:我精心准备了那么长时间,竟然没过,是不是我太笨了,我还有什么用啊,人家会怎么评价我。于是不同的B带来的C大相径庭。
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
自己应比别人强,自我价值过高;
人应该得到生活中所有对自己重要的人的喜爱和赞许;
有价值的人应在各方面都比别人强;
任何事物都应按自己的意愿发展,否则会很糟糕;
一个人应该担心随时可能发生灾祸;
情绪由外界控制,自己无能为力;
已经定下的事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人碰到的种种问题,总应该都有一个正确、完满的答案,如果一个人无法找到它,便是不能容忍的事;
对不好的人应该给予严厉的惩罚和制裁;
逃避挑战与责任可能要比正视它们容易得多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人的不合理观念常常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绝对化的要求:是指人们常常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认为某事物必定发生或不发生的想法。它常常表现为将“希望”、“想要”等绝对化为“必须”、“应该”或“一定要”等。例如,“我必须成功”、“别人必须对我好”等等。这种绝对化的要求之所以不合理,是因为每一客观事物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可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对于某个人来说,他不可能在每一件事上都获得成功,他周围的人或事物的表现及发展也不会以他的意愿来改变。因此,当某些事物的发展与其对事物的绝对化要求相悖时,他就会感到难以接受和适应,从而极易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二是过分概括化:这是一种以偏概全的不合理的思维方式的表现,它常常把“有时”、“某些”过分概括化为“总是”、“所有”等。用艾利斯的话来说,这就好像凭一本书的封面来判定它的好坏一样。它具体体现在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不合理评价上,典型特征是以某一件或某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的整体价值。例如,有些人遭受一些失败后,就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毫无价值”,这种片面的自我否定往往导致自卑自弃、自罪自责等不良情绪。而这种评价一旦指向他人,就会一味地指责别人,产生怨忿、敌意等消极情绪。我们应该认识到,“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可能性。
三是糟糕至极:这种观念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那将是非常可怕和糟糕。例如,“我没考上大学,一切都完了”,“我没当上处长,不会有前途了。”这种想法是非理性的,因为对任何一件事情来说,都会有比之更坏的情况发生,所以没有一件事情可被定义为糟糕至极。但如果一个人坚持这种“糟糕”观时,那么当他遇到他所谓的百分之百糟糕的事时,他就会陷入不良的情绪体验之中,而一蹶不振。
因此,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当遭遇各种失败和挫折,要想避免情绪失调,就应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大脑,看是否存在一些“绝对化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等不合理想法,如有,就要有意识地用合理观念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