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晚饭的食材。冰箱有昨天炖汤用剩的半块豆腐,再搁下去就不新鲜了。近来喜欢煎豆腐吃,于是便把豆腐切成小块下锅煎起来。煎豆腐不是难活,只是慢,盖上锅盖,进屋取了本贾平凹先生的书来读,书里讲的都是陕西小吃,先生所云与我锅中所做虽然无涉,但我此时读此书,也算应景,且大家妙笔,寥寥数语就引逗出我的食欲,吃饭前先攒下了好胃口。读一两样小吃,拎起锅盖瞧瞧,用锅铲翻一翻,盖上再焖,如是者再三,贾先生的小吃已经摆了七八道,我也揭了三四回锅,翻了几回,只是豆腐仍未煎好,豆腐块只贴锅底的一面色现金黄,其余边侧似只薄薄淋过一层油,大多数豆腐的最上面仍是雪白软嫩。前几回煎豆腐也是这样,煎了许久也没煎好,再煎下去似乎还需这么长的时间,想想将就入口也不差什么,就出锅装盘了。今天还是这样,本想就此盛盘,回头见桌上的书,又用锅铲翻了一下,盖上锅盖,预备再读两页书就起锅。两页书读完,拿起锅盖,大惊,居然煎好了!四面金黄,连最上面也变了色呢。前面用了九成的时间还只是半成品,最后这点时间用上去,就是很好的成品了。忽然明白先前屡试屡败的原因,不过是火候未到罢了。煎了好久,只差这最后一点火候,从前不肯多熬这一点时间功夫,火候不到,只是得了个半成品。今天肯多积这一点时间功夫,就得到了成品。可叹的是,半成品和成品之间,相差太多,而做出半成品和做成成品的时间功夫,竟只差一步之遥。
这一步,只有迈过去,才知道不过如此。但有多少回,心力就怯在这,止步不前,就此错失了一步外的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