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各种社交场合还是在学校的学习场所,外向型性格的孩子总是会备受注目,也很讨人喜欢,然而一部分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在性格上对自己不利的情况非常的多,所以就成为了一个稍微劣势一点的群体。那么很多父母对自己内向型性格的孩子却总是又爱又恨。
我们今天不谈别的,只是想说一下,任何孩子的性格都不是一种错误,我们都是正确对待。然而在孩子性格形成前,我们必须要有作为,去尽可能地影响孩子,从而改变他们性格中的一些缺陷。
我们先认识一下,什么是性格。
按照心理学原理,性格是什么,在我国把性格定义为:表现在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它包含了两方面的因素:1、对现实稳定的态度。2、是惯常的行为方式。虽然构成很复杂,但只要这两个要素的结合就可以看作是个体的性格特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孩子的性格形成与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有关系,所以每个人的性格应该不同,而且还具有可塑性。
人与人的性格都不一样,这是人们都知道的,而被我们大多数家长现在拿来评判的性格类型大概就是: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依据心理倾向来划分的性格类型,最先提出了内——外向性格类型学说。他认为,当一个人的兴关注点指向外部客体时,就是外向性格,而当一个人的兴趣和关注点指向主体时就是内向性格。
其实任何人对于两种性格来说,都兼而有之,就是看那一方面占优势,据此来判断一个人是内向还是外向。
荣格认为,人的心理活动有思维,有感情,有感觉和直觉4种基本功能,所以他结合两种心理倾向把性格分为了八种类型。
外向思维型。外向思维型的人尊重客观规律,不感情用事,但是相当的呆板,没有生活化的乐趣。
外向感情型。对事物的评价往往感情用事,容易凭借主观判断来衡量外界事物的价值
外向感觉型。这种人以具体事物为出发点,容易凭借感觉来估量生活的价值,遇事不假思索,随波逐流,但善于应付现实。
外向直觉型。怕种以主观态度探求各种现象,不接受过去的经验,只憧憬未来,容易悲观失望。
内向思维型。这种人不关心外部价值,以主观观念决定自己的思想,感情冷淡,好独断,偏执,易被人误解。
内向感情型。这种人情绪稳定,不露声色。
内向感觉型。这种人不能深入到事物的内部,在自己与事物之间常加入自己的感觉。
内向直觉型。这种人不关心外界事物,脱离实际,好幻想。
这八种性格类型,可以说每个都有他的长处,当然也有他的缺点,人无完人可以这么理解了。
但通过比较发现,两种性格类型之间,外向型性格明显占有优势,而内向性性格,不关对于社会,还是对于自身的发展局限性远远大于外向性性格的人。
那么,如何了解自己的孩子在那种性格上占主导地位,他又是怎么样一种性格的人呢?
1、引导孩子对自己进行自我评价。
幼儿时期,当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也就是父母开始对孩子性格塑造的开端,当然先天基因的遗传去除过外,我们不是说过,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孩子第一次降临人间,这便是孩子接受外部刺激的过程,所以你的怎么样的性格,幼儿大多数就会以你的性格为模型,在不知不觉得潜移默化中。你应该知道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了吧
中国有句俗语叫:"三岁看老。"这也无不说明一个问题,三岁便是孩子记事的开始,也正是前两岁的有力的基奠,在它三岁时期的一个基本的待人接物的一个反映,所以这个时候也是一个关健的时期,我们的纠正和教育自此便进入了你来我往的过程当中了。
当然,性格的形成,至成人还有大量要经历的,只是在三岁的时候那些基本的生活雏型已经建立了,比如饿了要吃钣,当孩子每次饿了的时候,做出的动作,反馈给大人,大人所做出的行为,已经在小宝宝的脑袋里有了一个习惯性的行为了,比方说他一哭,大人就会给他塞奶嘴一样,于是他饿了就会哭,一哭就有奶喝,到了三岁的时候,他饿了依旧会哭,因为这就是他的习惯性行为了。
这个时期孩子当然不可能去自我评价了。
当孩子三岁以后,我们就会送他去群体性的幼儿园,去学知识,他会通过学习达到另一种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这也就是大多数幼儿园的孩子刚去不适应的原因所在,他打破了一个在家里养成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在学校的这一个阶段,是不断学习的一个过程,而且孩子也会通过自己去接触自己去感受,达到一个自我调节的状态,会形成一种稳定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习惯,当然经历越多的孩子他面对现实的态度稳定性会更好一点。
于是大概到大学毕业后,性格的形成才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三岁以后,慢慢地孩子自我意识就会觉醒了,他们在相对稳定的生活圈子里学习,当然接触到的人和事是有限的,但这不影响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在这些事中不断的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所以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他们对自己评价,有利于孩子性格的完善以及发展。
2、通过量表测定
EPQ艾森克青少年人格问卷,是由英国心理学家艾森克教授的编制的。它可以三个维度:内外向、情绪性和心理变态倾向,测定出被试者的性格特征。
N、P分别代表人格结构的3个维度。分别表示,内外向和情绪稳定性还有心理倾向。
我们可以去网上找一份,EPQ艾克森量表让孩子测验一下,前提是要认真思考,并通过回忆过往一段时间的印象来答题。这样可能准确一点,因为时间越长发生的次数越多,这种行为或态度越稳定,测出来的性格特征也最接近。
这对我们对孩子性格的形成有一个良好的把控和监测,有利于我们也随时调整父母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毕竟家庭教育是占主要位置的。
3、通过朋友交流评价
做为父母,每天都操心着孩子的成长,如果两父母相见,相谈甚欢的话题,依然是孩子,我们可以不妨借这个机会,从朋友,父母等第三者的评价当中获取对孩子性格的了解。或者从态度和习惯行为相似的其他人身上进行比较,从而达到教育修正的目的。
现代心理学家在孩子的性格形成上已初步取得共识,即性格的形成是在遗传与环境两种因素交互作用之下,逐渐形成和发展的。
从对性格的了解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后天环境的因素不能忽视,我们做父母的必须要注意营造后天的良性因素对待孩子,让其性格的形成具有一个良性的发展。
那如果我们对自己孩子的性格通过了解,测评,发现孩子是一个较内向的孩子的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呢。
首先,要对孩子的性格勇于接受,并能客观对待,不能看到结果,要么把罪过全部放到孩子身上,要么成惶成恐 ,不知所措,更不能全盘否定孩子,让它再次蒙上较大的压力。
比如,我表哥常期在外地工作,家里只有表嫂一个人,结果,由于表嫂文化程度低,每天的教育方式就是各种的吼叫,所以孩子缺乏跟父母的沟爱,导致他变成一个上述类型中所说的,不善言谈,沉默寡言的内向型性格,表哥就显得很不喜欢这个孩子,也不愿意给他太多关注,于是这个孩子本来还有机会改变的情况下,压力越来越大,总是看起来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了解到孩子的发展是有可能改变的,并尽可能的负起我们的责任,有作为的让我们的孩子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一副不知道所措,任由其发展的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第二、要教育孩子有意识地调整自我,克服自身缺点,塑造良好性格。
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通过对人格的形成、发展、完善等一系列过程的研究,认为在人格尚未成熟之前,自我意识只是集中在个人身上。
当孩子暴露出性格方面某些不良好的趋势时,我们应适时的给予引导帮助其自我调整,比如,孩子对学校的活动没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比如,在与人交往中,不能容忍他人缺点,又比如,不喜欢掩盖个人情绪,要么在某种情绪中难以自拔,这都是不好的人格方面的缺点。
第三、父母要懂得成熟的人格,不是指人格的完美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自我实现是人类追求最高境界的理念,做家长的应该引导和教育孩子突破自我缺点,让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人生价值,态度,责任以及生活方式、思维习惯、道德情操,义利观念有一套较为稳定的态度取向和行为表现。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应该注重培养的。
好多完美型人格的父母,不懂得孩子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或者违背孩子的承受力,过分过度的要求孩子成为怎样怎样的人,致使他们压力过大,喘不过气来。
这样的例子不下少数,我们就拿学习来说,去年,我知道的某学校里的一名成绩很好的孩子,就是因为一次没考好,位居了第二,来自于父母的压力,让他有了轻生的举动,跳楼自杀了。
第四。父母也要能敢的面对自我,克服性格弱点,给孩子做出榜样。并能够把经验传递给孩子。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当孩子遇到各种压力,第一时间想到的应该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足够强大,孩子也就会随之继承而来。
所以做父母的必须要能够敢于而对自我,不文过饰非,缺点就能控制在一定的限之内。
第五、给父母们分享一些克服不良性格弱点的心理训练技巧
1、不断保持最佳心理状态。
我们可以通过成功的想像,让自己的身心保持思维的活跃度。把每次表现稳定的情绪试着找出它产生的某个细节,比如动作,或者是一个食物,或者一个味道。
举个例子,在某个大型的会场,你要发言,而且当着很多人的面发言,最后收获到了很好的反响,那么,你得反思一下,你是如何做到心理和情绪发挥的特点或方法。比如你做了好长时间的准备,比如你在镜子而前练习了一下笑容,比如你上台之前吃了一颗巧克利等等。那么这个最心理练习不但适用于你,也可以分享给你的孩子,让他也经常经历一些成功的事情,那么他在面对一些事情的时候,就能够有一个稳定的情绪和一个良好的习惯性行为了。
2、自我激励,以模范人物或崇敬的成功者为榜样,不断地鞭策自己。
人生因梦想而伟大,人在迷茫时大多数表现会不良好,而且,也容易出现性格发展上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要给自己找一个人格比较成熟稳定的模范式人物,通过学习他们,不断地鞭策自己,才能够让自己在不断地学习中,实践中产生一个良好的性格特征。心理学表明,自我激励会对人们产生很强的自我实现的动力。
3、自我暗示,自我提醒,自我督促,自我激励。
自我暗示的力量也很强大,现在流行一句话,要做正能量的人,要远离负能量的人。为什么,因为负能量会让人产生负面的情绪和影响,所以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去说或者去做那些充满着负面情绪的言语或者行为,这对孩子性格的形成产生不利的因素。
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的爸爸整天跟社会上的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往,而且讨论的话题永远都是那些违背社会秩序怎么暴富的话题,而且,他时常的偷鸡摸狗,三年前就因为犯毒,而被绳子以法,而他的儿子却也和他一样,中途辍学,前几天,我去集市上买菜,恰好看见警察在抓人,我发现他也被抓了,一打听,原来,他伙同几个狐朋狗友,绑架勒索,被逮捕了。
4、要让孩子尽可能去保持良好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习惯的力量比任何理论力量都强大。
性格修养的关健在于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从培养习惯改变性格。
做父母的要善于发现孩子暴露出来的性格弱点,有意识地培养与之相反的习惯,通过这种新的习惯来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这种办法最有助于孩子积小胜为大胜,最后达到完全改变性格弱点的目的。
总之,父母应该善于总结良好的行为和习惯,总结良好的情绪产生的行为方式和思想,善于引导孩子自我觉醒,自我调适,自我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就能收获一种好的性格,有益于社会,有助于自我实现。
亲爱的朋友,我是无道贯西风,有着十五年班主任经验的语文老师及信息技术老师,如果赞成我的观点,请点击关注,如有想法可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