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 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
* 数字 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
* 成像原理:DR与CR均是将模拟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X线采集和图像转换方式的不同。
CR是一种X线间接转换技术,它利用IP作为X线介质。IP受到X线照射后以潜影的形式记录X线的强度变化。潜影信号强度随着时间递减。激光扫描仪产生红色激光或近红外激光,当激光束逐步扫描IP的表面时,潜影信号经激光转化为可见光(光致荧光效应),从IP上每个点发出的荧光,通过专用光学系统耦合到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把各点不同强度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该信号经放大和采样,送往模-数转换器量化,然后送到计算机成像。
DR利用平板探测器或荧光板CCD摄像机直接把X线光子转换成数字信号,转换环节少,减少了噪声的产生;使X线光子信号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图像质量高。DR没有搬运IP的环节,减少了机械故障,提高了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图像质量:DR比CR分辨力高,动态范围大,信噪比高
曝光剂量:DR约为CR的2/3
工作效率:DR工作效率比CR高
系统兼容性:CR与原有X线机能够兼容,DR与原有X线机不能兼容。
动态图像:平板探测器已能够输出动态图像,用于透视采集,使其应用范围扩大。
对于其临床应用,DR可完全替代CR,CR是传统X线设备到数字X线设备的过渡。
CR系统主要是用IP探测器,俗称IP板,这个是采集记录图像信息的载体。CR的成像原理,就是IP板有光激励荧光体,在x线照射到上面时,能吸收并存储x线能量。然后在附加适当波长的激光能量的激励下,能将俘获的能量释放。释放的过程,是需要专门的CR阅读器。释放的能量,由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压,电压经过增幅,输入模/数转换器转成数字,通过采样和量化,就存到电脑里。最后在影像读取完后,IP板上的数据通过施加强光照射消除,从而可以重复使用。
DR一般是指基于电荷耦合器(CCD)技术的数字摄影,常用碘化铯晶体最为探测器材料。碘化铯晶体受到x线照射后,能直接将x线光子转换为可见光,可见光激发碘化铯层下方的光电二极管,使光电二极管产生电流,然后在二极管自身电容上储存。然后由读取电路将电信号读出,量化为数字信号。最后经过通信接口传至图像处理器,存到电脑里。
那么实际工作中,大概就是这样的
CR:先取一块空白的IP板,在电脑上录入相关信息,摄影,用阅读器读取图像,电脑查看。
DR:电脑录入相关信息,摄影,电脑查看。
显而易见,DR要方便的多。假如在病人很多的时候,科室内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空白IP板是必须的,否则我每照完一个病人,就要读取再擦除,才能进行下一个病人的摄影。其次,假如某病人的图像不符合诊断要求,那么CR直到我用阅读器读后在电脑上才能发现,而DR在曝光完成后,直接就可以在电脑上看到。
举个不太恰当的比方,CR就像老式的照相机,需要胶卷,而且要去照相馆冲洗才能看到图像。DR就像现在的数码相机,按下快门后,就能在显示屏上看到所照的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