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自由书写写完之后,我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力量。
昨天和爱人聊天,我说我的理财什么时候能够影响到你,其实这句话说完我就意识到,我又想试图改变别人。爱人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你做好你自己就好了。但是接着她又很心悦诚服的对我这两年的理财狠狠的夸奖了一番。我很自觉的接受了他对我的夸奖。
其实最近我也一直在想,为什么之前我的钱总是会轻易的送给别人,自己没有一点财产保护意识。
想这个问题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我的父亲,小的时候我几乎是没有零花钱的,偶尔母亲会给我一些零钱,我都会舍不得花一点点的攒下去,那个时候基本上是硬币,母亲把一些她不方便拿的硬币都给我,我攒起来,但是攒着攒着就会发现自己攒的那些硬币在一夜之间全没了。我一问起的时候便是父亲说他拿去买烟或者喝酒了。我很难过,可是我又不能对抗父亲,只能把内心的不舒服压在心里。但是我又改不了攒钱的习惯,继续接着继续被父亲偷去买烟或者喝酒。
现在想来,当时的那个小姑娘真的很傻。其实我完全可以把那些零花钱拿去买自己喜欢的零食,满足自己,可是因为难得的拥有那些零花钱,便是舍不得花一点点的攒着。却又不能放在一个安全的地方,这可能也和当时家里面环境有关系,家里房子很少,真正能藏的地方确实也不多,自己存钱的地方竟然放在父亲的眼皮子底下,所以被她看到,我藏在那里,然后又被他拿去,这也是很让人能够理解的,毕竟他缺钱的时候,真的需要用笔钱来满足他,而我的钱恰恰就让他看到了。另外当时自己存钱的目标似乎也并不明确,因为只是一味的存钱,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或者只是在享受存钱的那个过程。若是有一个好的目标,攒够一定的数额,拿去买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不至于让父亲一次又一次的把自己攒下的钱拿去。
所以自己如果用自己的钱,要么把它放好,不要给别人看到或拿到的机会,要么自己有一定的目标,再加一定的数额的钱,拿去做想做的事情。
再回到现在,爱人和父亲有些类似。之前的自己,攒下的钱,要么给了亲人,要么都让爱人拿去还债了。这种模式持续的时间还挺长,我自己一点意识都没有,直到2014年自己足够痛的时候才发现,原来这个模式伤害了自己那么久。
好在自己开始了觉悟,但是还是会在一些坑里继续跌进去,爬起来痛一痛又忘掉了。如何彻底改变自己是需要自己不断的反思复盘,觉察自己的这些模式是否又回到了与从前?是否又让自己变成一个牺牲者,如果是这样,就再调整回来。
除了父亲之外,我昨天晚上突然又想起了爷爷。爷爷是一个重男轻女的老人,我虽然是家里的长孙女,但是他相当的不喜欢我,只是因为我是一个女孩。母亲总是说小时候他没有抱过我,而且也不让奶奶照顾我。所以农忙的时候只能把我送到外婆家,闲暇的时候,她才回去看望我。
有一个镜头,一直都没有办法忘掉:有一年的过年,爷爷发压岁钱,他给了两个弟弟一人一块,唯独没有给我,我站在那里眼巴巴的看着,却不能得到一块钱。其实当时的一块钱已经不怎么值钱了,可是那种感觉让我很难受。
这个镜头我之前很少想起,或者说想起的时候直接忽略,用自己的冷漠去忽略,可是现在想来,这也是心中的一个结,未曾打开的一个结,今天把它梳理一下,我确实在那个时候感觉被忽视。被忽视的感觉很不舒服。
转化到职场上之前的自己,因为和主管直接接触,所以什么工作都需要跟他面报,离他又比较近,每天都需要跟他直接的对接一些工作,所以那种被重视的感觉让我感觉到很舒服,让我觉得没有任何的压力。但是后来自己的工作调整之后,不再是和主管直接接触,这个时候我自己就陷入了非常失望的境地。
现在回想起来,曾经的主管对我都不错。是我自己过于消极,让一些工作没有好好的做好,我们的工作其实并不难,只要用心好好的想如何做,或者按照以前的方式去模仿抄袭换成自己的方式都是可以的。但是明显我过多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自己的情绪上,导致自己的工作做得有些糟糕。
说白了,也就是自己的感性烦恼实在太多了,导致自己没有办法,理性的去好好工作。
今天梳理这两个细节,父亲偷我零花钱去买烟买酒的故事和爷爷给压岁钱不给我的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一些不太好的模式。
关于长辈,我们不见得一味的压抑着自己去顺从他们,小时候他们给予我们的伤害自己想办法去梳理曾经的自己,带着恨去回忆小时候的一些故事,现在想来,就是因为把那些会梳理出去之后才开始更好的去客观看待父母对我的态度,对我的过往。
伤害就是伤害它在哪里,一味的压抑它只会成为一个一直不会好的伤疤,如果你愿意面对它,梳理它时间久了,它就会结了痂,结痂之后就会只留一个小疤痕,在回忆的时候,它只是一个疤痕,最起码它不再痛了。
回忆往事也是一种断舍离,把一些往事回忆起来,正面自己的感受,会神奇的化解掉,然后再来看现在的自己。清理掉过往的淤泥,让生命这条小溪有机会流进更清澈的水源,让自己更有活力的面对所有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