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观察和思考,你才能侃侃而谈。
每个人都想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拥有令人羡慕的谈吐功利,但是很多人却总是这样抱怨。
我也知道自己需要鼓起勇气,但是当我想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却不知道说些什么。
这个问题大部分人在说话时都会碰到。
也许你也抱怨过自己的谈资不够丰富。
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怎样搜集谈资吧。
第一,观察生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实只要你用心观察生活,就可以很快的积累许多值得讨论的话题。
对于我们来说,脑子里有丰富的谈资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在讲话时缺乏吸引人的谈资,那么他的话就会变得枯燥乏味,令人厌倦。
毕竟谈话总是以生活为主要内容的。
如果你的生活非常丰富,那么谈资也就不难找到,而且你还要多留心身边的人,也就是说,你对自己的国家、工作的行业、同事、朋友、亲属等都要时常关注。
你所见到和听到的,都要用心去思考分析,而不是漠不关心。
第二,积累小事。
在你读书、看报或上网的时候,记得背上一支笔,把你当天最感兴趣的新闻和好文章做个记号。
当然,如果你能写下自己的想法,表达不同的意见更好。
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你就能记住不少有趣的事情,对事情的看法也会越来越深入。
按照这种方法,时间一长,你谈话的题材和资料就会变得很丰富,谈话时也会越来越自信。
第三,多读书读书是积累谈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很多人都觉得读书没有用,还不如多看几篇微信公众号的文章,或者刷一刷微博的热点。
其实,读书的作用不会马上就体现出来,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书中的内容不仅可以增加你的谈资,还会让你的心灵得到熏陶,这是其他方法所不具备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有了充足的知识积累,有了开阔的视野与眼界。
在与人沟通时,你自然就不会哑口无言,不知从何谈起了。
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在谈资问题上绝不能偷懒、马虎和随便。
也许你觉得每天都去记几个故事或名言,长时间很难坚持下来,这时你一定要提醒自己,现在的积累是为了将来的收获,而且长时间和这些资料打交道,你得到的将不仅仅是好口才,你的思想水平也会有所提升。
所以,从现在开始,注意观察你的生活吧。
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几条,就说明你是一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你已经离拥有好口才不远了。
即使你现在还不太会说话,但你已经可以很容易的找到丰富的谈资了。
那么就请你投入实践中吧,用你丰富而有趣的谈资去征服他人。
初次见面,一句寒暄,拉近彼此的距离。
我们平时在路上遇到熟人时点点头,接电话时说一声您好,既是礼貌,也是一种寒暄。
寒就是寒冷,暄就是温暖。
顾名思义,寒暄就是问寒问暖。
寒暄的主要作用在于交流感情,尽管他比较单调、平淡且重复,却不可忽视。
比如甲找乙有事,见面后甲乙正在洗衣服,一般先寒暄一句,你在洗衣服?
等对方有所表示,如点头或回答是之后,才言及正题。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看,甲的这句话既是对乙的招呼和提醒我来找你,又表示了轻度的歉意,打扰你了。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既联络了感情,又烘托了融洽的气氛。
初次相见,如果没有交往的需要,人们往往会互不理睬。
但社会学家认为,在人们的潜意识里,作为社会中的人,还是希望能与他人建立联系,与人友好相处。
只不过难为情、怕碰钉子等心理在作祟,使人们之间有了种种交往的藩篱。
美国读者文稿1989年5月号刊登了一篇题为简单的四个字,创造了星期一早晨的奇迹的文章。
说明了一句简单的问候语的作用。
在去芝加哥的列车上,大家都躲在自己的报纸后面,彼此保持着距离。
注意,一个声音响起,我是本次列车的列车长,声音威严,车内鸦雀无声。
你们全都把报纸放下。
现在转过头去,面对着坐在你旁边的那个人转。
人们脸上充满了疑惑的神情,但无一露出笑容,这是人的本能,现在跟着我说早安,朋友。
这是一道用军队教官的语气喊出的命令。
大家跟着说完,情不自禁的一笑。
生活中就是如此,人们即使面对陌生人,也怕难为情,怕对方拒绝,于是采取缄默的保守态度。
但随着一声早安,朋友车厢里的缄默气氛便一扫而光,人们之间的戒心消除了,车厢内洋溢着欢声笑语。
那么,为什么这简简单单的四个字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早安是一句问候语,是在表达亲善与友好。
朋友是把对方当成朋友,更是一种信任和尊重。
早安朋友这四个字一旦说出口,对方都表达了亲切友好的愿望。
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了,藩篱自然也就拆除了。
这不仅解除了坐车的寂寞,还增进了信任,加强了彼此的关系,活跃了车厢的气氛。
而且,据社会学家的研究,在社会交往中,与陌生人见面的前四分钟内,只一做一般性的寒暄,如问候、互通姓名、相互介绍、谈论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等。
至于与老朋友或熟人见面,基本原则是体现出与对方的相知以及对对方的关心等。
如此寒暄能够使对方感受到感情的温暖,而且也比较容易回答,易于展开对话,交流感情。
在人际交往中寒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问候是寒暄。
这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方式,交往者可根据不同的场合、环境、对象等进行不同形式的问候。
比如从年龄上考虑,对少年儿童可问几岁了,上几年级了?
对老年人问,您身体好吗?
对成年人问,工作忙吗?
对老师可以问,今天有课吗?
对作家问,又有大作问,是吧?
对朋友、邻居、同事的问候就更丰富了。
即使对不认识的人的问候,如果用的好,也能够加深关系,增进友谊。
第二言他是寒暄。
这也是日常生活中较常用的一种寒暄方式。
人们彼此见面,尤其是与陌生人见面,大都以言他式寒暄开始,然后再进入正题,比如,今天天气真好。
这里的环境很优雅,类似的问候对双方来说都是可取的。
第三,触景生情是寒暄。
这是针对具体的交谈场景临时产生的问候语,比如对方刚做完什么事或正在做什么事,以及将要做什么事,根据对方的职业特点及日常生活习惯进行推测,都可以作为寒暄的话题,比如上班去,下班了。
以及,你在洗衣服?
这种寒暄随口而来,自然得体。
对他人说一句寒暄话,就可能收获他人的好感,赢得他人的信任。
请不要小看这一句话的威力,在日常与人交流时,一句寒暄就能拉近彼此的关系,让双方都心存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