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卡洛琳老师的直播课,《经历疫情,如何疗愈创伤重建和谐》。
因为在这个特殊的的期间,我们被“禁足”在家,很有可能激起我们的烦躁、焦虑、恐惧、担心......还有可能有创伤。
如果,我们之前有过类似的情况,并因此之而“受伤”,那在这疫情期间,各种信息都会刺激到那敏感的神经。
卡洛琳老师用萨提亚的冰山解释了创伤:滞留在创伤中的人,是阻断了自己的“渴望”,对自己的“感觉”觉察过少却对自己认为的“危险”信息过于敏感。
在人的头脑中,负责基本生理功能的是“情绪脑”,在情绪脑中,杏仁核就是恐惧的中心,它像一个报警过滤器一样,一旦遇到困难,就会鸣声报警。而有创伤的人,很容易将外部的信息识别为“危险”的信号。
所以,在同样的状况发生后,你是认为自己可以管理还是无法管理?你的“报警过滤器”会如何工作?在这之中,你又是如何体验自己的呢?你是否可以留意到自己内在的发生?
卡洛琳老师带领我们做了冥想,呼吸~体验~让我们把觉察带到内在,去接纳身体的不适,去友善的关照不适的地方,用友爱的方式去确认:此刻我是安全的。
如果,你不想一直留在创伤之中,那就动起来。不仅仅是个比喻,是和自己的身体一起,动起来。
“抖动、抖动......”不能让恐惧震慑住。从身体动起来,去带动我们的心灵。
也许有时候,会觉得背负着创伤,还行,活的下去~~痛的时候自己依偎在墙角,舔舐伤口,日子也是可以继续过下去的......
但当听到卡洛琳老师讲创伤是可以“代际遗传”的时候,我震惊了。原本以为就一个人难受就够了,结果不是。
卡洛琳老师说,创伤是可以通过内部和外部遗传的。
内部,是通过我们的基因遗传;
外部,则是我们的应对方式。
因为我们受过伤,所以我们在应激状态下的很多应对都会是不适合的,而这,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家人。
看来,伤是不能搁那置之不理了。
卡洛琳老师给了3条疗愈创伤的建议:
1.有引领的自我觉察;
2.有体验式的学习,一定要让身体参与进来。
3.做个人的心理咨询。
这是一个可以去疗愈曾经创伤的很好的方向。
创伤可以成为生命中重要的转折点,是可以转化成生命的祝福的。我们可以自己掌握自己的疗愈,我们可以疗愈这种承载的跨带创伤。
把那些磨难转化为应对;把求生存转化为成长;把成长转化为创造......这是萨提亚模式的创伤疗愈之路!
期待后期卡洛琳老师线上的创伤疗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