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大概初中的时候,我开始好奇一个概念,什么是爱情?我问过很多人,问一起生活了几十年的父母,他们说等我长大了就知道了;问当时正在恋爱的姐姐,她说爱情很复杂,她很难描述。后来,我还问了早恋的同学,同学说爱情可以让人更快乐,也会让人更难过。爱情是什么这个问题就这样一直扎根在我的心里。
数年之后,我上了大学在图书馆看书之时,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我可不可以通过研究上万年来爱情的发展,从而搞明白什么是爱情。
首先我查看了一些介绍母系社会的书籍。在母系社会时期,爱情是没有的。婚姻制度有两种,分别是群婚制和走婚制,群婚制是两个部落的人出去找一片空地在一起交配,走婚制是一个部落的男人晚上去另一个部落交配,天亮了就回去。这是个野蛮的时代。
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就到了父系社会了。希腊的哲学家们开始讨论爱情了,最终大部分人认为爱情是精神上的,是纯粹的,所以直到现代还有一个词叫做柏拉图式精神恋爱,一直只有精神沟通,没有肉体欲望的爱情。
再然后就到了罗马帝国时期了,罗马受到了希腊很深的影响。罗马时期一个男子是可以与其他男子谈恋爱的,或许只要人们认为爱情是纯粹精神上的,那性别自然就和爱情无关了。
再下一步就到了中世纪时期了,这个时期的贵族们几乎男的都有情妇,女的都有情夫。在中世纪的欧洲上层阶级中,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情妇,他只爱自己的老婆,这样的男人是要被嘲笑的。在这个时期爱情和婚姻是分离的,婚姻是利益上的结合,爱情是婚姻之外的。
但是随着工人阶级的兴起,劳苦大众是没有没有钱来养情妇,但是工人们也是想要爱情的。慢慢的,婚姻和爱情就逐渐绑定在一起了。
现在的爱情观大部分是,爱情从外表开始,逐渐转向内在,也就是始于颜值忠于才华吧。但是网络的存在又让外表这一关好像可以直接跨过了。人们在网上交流,逐渐感受到一种心灵上的契合,从未见过的两人就这样有了一种来着灵魂上的触动。几千年前所传唱的纯粹的精神恋爱在现代成为了可能。
在大二的时候,我一个人坐着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去祖国的另一边去见网友时,坐在火车上,手撑着脑袋,看着窗外划过的景色,我在那一刻,突然明白了爱是什么。
我心中的爱情是两个人相互依恋,相互仰慕,有着一种共同的人生理想,那就是无比坚定的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的终身伴侣,爱情就是这样一种最专一,最热烈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