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美国梦

《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书评
文/leileely

说起当兵,首先映入我脑海的是服兵役、军校和战争等一些字眼和话题。当年六七十人的高中毕业班同学中就有四五人选择了读军校,现在也都被安排了部队的工作。总体感觉是,在部队当兵的待遇很好,但相应的代价就是平时的活动自由会受到很大限制。当年的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等跟我们也没有什么直接关系,对新闻中经常报道的战争伤亡统计也并没有多少真正的概念。没有亲历过战争的我们是幸运的,自然也无法真切的明白战争这一“人类世界最为黑暗而沉重的一面”的残酷。上一次在书中读到关于士兵的话题还是读孟非的自传《随遇而安》,记得当时在书中看到过几张他和以色列士兵的照片。影视作品中,士兵与战争题材倒是不少见,但更多的都倾向于历史、政治或国防的角度,阐述着保家卫国的艰难困苦与至高荣誉。

而这本自传《穿越火线:我在美国当大兵》却着重于当兵本身具有的普通又特殊的职业性。不仅让我了解到美国雇佣兵役制(也称志愿兵役制)的特色,更是根据实际经历,以纪实的方式将当兵的职业性阐述得透彻易懂。

与之前对当兵一定是充满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感和荣誉感的认识不同,作者指出美国年轻人参军的动机和目的“很简单”,“约60%的人都是奔着不错的福利待遇和稳定的工作而来”。这得益于美国实行的雇佣兵役制。这种兵役制不仅具备完善的从军人员保障体系,政府几乎会帮忙解决士兵的所有后顾之忧,而且由于采用签订合同的方式,招募士兵的方式跟招聘普通工人很类似,士兵在从军期间也会享有更多的自由。简而言之,在美国当大兵实际上也不过是一份职业。

当然,每个职业都有其自身的规则与系统。对当兵而言,一方面由于具有相对更高的生命危险,因此有着更好的福利待遇作为前提保障。但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面临潜在战场前线的危机,新兵也将面临更加严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在战场前线的工作不仅枯燥,而且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从而要承受更大的心理压力。书中提到了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PTSD)——一种一线作战士兵的患病率很高的心理疾病,让我想到了美剧《国土安全》中的男主角布罗迪,一位被基地组织关押多年后回国的战俘。刚回国的布罗迪显得经常心不在焉,总是满脸焦虑。虽然这跟他仍为基地组织头目收集情报有关,但确是典型的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症状。

四年的军旅生涯是一次人生历练和成长的过程,更是一个饱含激情与汗水的青春励志故事。
这四年里,作者的足迹遍布欧洲、西亚和中东,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为自己指点迷津的海军中校老杨、为养育20多个孩子而整天在外奔波的穆斯林大叔、以及患有PTSD前期的士兵约翰等等。伴随着作者的回忆,我再次见证了他当时新兵训练的艰苦、第一次开枪的新奇与兴奋、初到军事基地的失望和上前线的紧张不安。在一次次感受巨大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在阿富汗目睹那些饱受战争迫害的无辜人民后,在明白当兵这份工作的本质和规律后,作者加深了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理解,也有了更大的信念去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最后决定继续读书,为下一个十年努力。后记中作者提到美国梦是一种为争取更好生活不懈奋斗的决心和精神,而在我看来,这四年的军旅生涯本身不也正是一场别样的美国梦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又是一年开学季,看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走进学校,开始他们崭新的人生,你是否又投之以艳羡的目光? 有多少个夜里,你曾经...
    鸡汤炖面阅读 280评论 0 0
  • (正经版的影评在最后,一拉到底;正经版反而没有剧透,可以放心看) 因为我是一个讨厌别人剧透的人,所以开头我就明确告...
    灯泡小队长阅读 1,027评论 1 3
  • 伤而纯,愁而淡。这便是秋天给我的最初轮廓。然而起初的朦胧却被其间那不同的时分装饰得明朗起来。 ——题记 晨起的秋风...
    Caller阅读 469评论 0 2
  • 序言 每个文章都有一个文体,小说,散文,还是诗词?这篇呢,我不知道。我希望它会有着小说的情节,散文的思绪,诗词的唯...
    任柠檬阅读 255评论 0 1
  • “叮铃铃”电话响起来,桃子正在低头往电脑系统里录入送货单,听见响声急忙拿起电话,说道:“喂,您好。哪位?”“桃子吗...
    月亮背面gy阅读 458评论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