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是个很乖巧的孩子,从小就很懂事,每到周六周末放假,就会去外婆家。一到外婆家,外婆就会让他去地里干活,说他是农村的孩子,干农活是他的专长。那时候,外婆打心眼里就有点不待见他,嫌他家家境不好,家里有什么农活都会让外甥来干,外甥每次都是帮外婆干完地里的活,才会回去。
外甥天资聪慧,从小读书就比较好,也很发奋图强,通过自己努力考上了大学,在他们村里,他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去上学的那天,全村人把他送到村口。他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毕业后还在省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外婆有两个儿子,她从小就喜欢老大,老大读书比较多,一直在外面读书,毕业后分配在县城工作。小的没有读多少书,就呆在农村。
转眼间,外婆年纪大了,养老却成了问题,大舅和小舅都不想掏养老费。县城里的大舅认为这么多年他一直在外面,嫌外婆把家里的土地和房子等财产都分给小舅了,自己啥也没捞着。小舅却认为外婆小时候没供他念书,偏爱大舅,自己呆在农村,老大却去县城过好日子了,理应他照顾外婆。这事闹得还挺大的,没办法,最后找村支书过来协调。
村支书过来后,把大舅和小舅都叫到一起来协商这事。最后在大家协商之后同意,每个儿子每个月给外婆100元生活费,双方无异议后留下字据。在农村这点生活费还算勉强能过日子,但如果生病买药的话,那就远远不够的。外婆有个不好的习惯,平时攒不上钱,口袋里一有钱就去买药,认为年纪大了,吃药对身体有好处。
外甥工作几年后就在省城娶了媳妇安了家,他每年逢年过节都会带着一家人去看外婆。知道她生活拮据,每次临走时外甥都会给外婆几百块钱作为补贴家用,外婆欣然接受,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给过外甥及他儿子压岁钱,可是外甥并没有把这放在心上。
那一年,小舅发生不幸去世了,年龄才40多岁,家里人知道这个消息后,犹如晴天霹雳。外婆听说后一直痛哭,真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外婆受不了这个打击,每天抱着小舅的画像泪流满面,第二年也离世了。
在临死前,外婆突然想到了什么说是要见外甥,等到外甥到她床前的时候,外婆嘴巴支支吾吾要说什么,没来得及说就去世了。
去世后,大家都在猜,外婆到底想和外甥说什么呢!
“赡养老人”、“孝敬老人”,传递的是社会正能量,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需要我们一代代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