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史记》曰: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鲁国陬邑,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曲阜。
一、时代背景
“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这是孔子所处的时代背景。
我国文化到周朝时期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其中周文王,周公为首屈一指的人物,为周文明做出了巨大贡献。《左传》中记载:“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旂(qi)”。季札聘鲁“观于周乐”,韩宣子聘鲁,曰“周礼尽在鲁矣”。可见,在文物方面,鲁国是宗周的缩影。
孔子生于鲁,鲁国有深厚的周礼文化底蕴,故孔子有足够多的机会学习周礼,因此对其十分崇敬,甚是喜爱。但周之后,王室微,礼乐废,孔子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宣扬并支持恢复周礼的。
二、家庭背景
古代的文学典籍,最初的时候,是为皇室贵族所垄断的。孔子虽未制作六艺,却以六艺教弟子。但以六艺教人,并不是从孔子开始的。
《国语》中记载,士亹(wei)教楚太子功课时,课表中便已经有了“诗”,“礼”,“乐”“春秋”等。但这等教育,不但当时的平民未必有机会受这种完全教育,即使是当时的贵族也未必全都有受这种完全教育的机会。
上文提到的韩宣子,是晋国世卿,但到鲁国办事时,才始得“见《易》象与鲁《春秋》”,季札同样如此,可见当时“易”“乐”“春秋”等是当时极名贵的典籍。可见孔子的家世并不一般。
三、教书育人
孔子之前,已有传授知识学业之人,但由于典籍之名贵,学习成本之高,仅有部分世家大族之人才有机会去学习。但孔子是以六艺教一般人之第一人。
孔子讲学的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而不是养成某一家的学者。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习各种课,“诗”“书”“礼”“乐”“易”“春秋”均有涉及,后儒家也以这六种功课教人。孔子以当时已有之书教人,因人之不同,传授学业时,会稍加选择。也因如此,孔子弟子的成就也各不相同。这一点,我觉得当今的老师也很少能做到。
四、教学成果
《史记》中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三千弟子,教出七十二人,有人认为这教学效果在当今看来差强人意。
但我并不这样认为。孔子以教“人”为目的,教为国有用之人。《史记》中另有记载说:“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可见这七十二人,绝大多数在当时政界和学界都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子路居卫,子张居陈,澹台子羽居楚,子夏居西河,子贡终于齐。如田子方,段干木,吴起,禽滑釐之属,皆受业于子夏之伦,为王者师。”孔子之弟子,不仅自身为当时王室所用,他们还传授学识,为国家培养有用之人才,效力国家。由此可见,孔子的教学是非常有成效的。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不仅在于其在教育史上之成就,更在于其在中国文化本身上的巨大贡献,孔子时期形成的思想,福泽后世,令后世之人受益无穷。
(小彩蛋:哲学史上孔子之我见(二)会讲述孔子的具体哲思,其思想精华与不足)
小tips:这些见解大多是对冯友兰先生思想的思考和总结。第一次写文学类的文章,自己也并非哲学专业,如有不足或错误,还望大家予以改正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