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与慈禧

贾母与慈禧,慈禧是真正的“主子”,贾家是真的奴才——曹家是包衣出身。

贾政生日那天,突然宫里来人宣贾政进宫,一家子吓得不轻,立刻止了戏文撤了酒席,直到得到确切消息是元春加封皇妃才放下心了。伴君如伴虎,皇家既给了贾家荣华富贵,也给了他们朝不保夕的巨大恐惧。

不过,除此以外的寻常日子时,贾府的人还是过得很惬意的,未必不比宫里的娘娘舒坦。

饮食

就说吃饭。贾母的伙食是“大厨房里预备老太太的饭,把天下所有的菜蔬用水牌写了,天天转着吃”。仅这点,不止平民百姓,即使慈禧,也未必不羡慕,因为至少贾母可以随心所欲地吃。想吃什么,吩咐一声就能吃到,爱吃的东西,哪怕天天吃顿顿吃都行,虽然比不上慈禧一顿一百个菜的排场,但能落个实惠。

皇宫里的御膳,可没那么好吃。再喜欢,也只能下三筷子,夹了两筷子的菜,一个月都不会再上桌,要是吃了三筷子,可能这辈子都不会再给她吃了。其中还有好些菜可能是冷的、摆了很多次只为凑数的,根本不预备给她吃。

想象一下,慈禧吃饭时每样菜只能吃一筷子,可能还没品过味来,就咽下去了,想再吃,却不敢了。刘姥姥吃茄鲞不就是第一口没尝味儿来?如此,宫里的人似乎也挺可怜。

贾母想吃什么了,就吩咐人去釆办,到时候就能吃上嘴。而慈禧大概就不能这么随心所愿,她吃什么,似乎由不得她,厨房做什么她吃什么,也不大敢提前通知今天午饭要吃什么,不能让人知道她好哪一口,她要时刻提防被人下毒。贾母就不用操这个心。

娱乐

再说玩。贾母出身高贵,很懂得享受。冬天里她会和孙儿孙女一起踏雪赏梅。孙子女们烤鹿肉,她没吃,不过也许年轻时她也烤过吃过,不然孙子女从谁那儿学来的呢?

中秋赏月时,她吩咐一只笛子远远地吹。元宵佳节,她又吩咐只用萧管不用胡琴,让薛姨妈赞叹非常别致不落俗套。

慈禧呢,竟学习贾母的范儿行乐。曾有她身边宫女回忆,她跟身边侍女说“以前有个老福晋”,怎么怎么踏雪寻梅,怎么和一大群孙儿孙女烤鹿肉,说自己也要那样赏雪……一看那段文字就可以猜到,慈禧讲的正是《红楼梦》里的情节——慈禧很喜欢听人讲《红楼梦》故事。

慈禧真的在雪天里和格格皇后们去踏雪寻梅——有照片为证,也真的烤肉吃,虽然宫女说烤的鹿肉并不好吃。慈禧在颐和园游湖,也会有乐手远远地吹笛子。

也是哦,慈禧进宫后步步高升,享尽荣华,可她娘家原本并没那么显赫,只靠钱粮度日,进宫前未必有多大见识。也许,贾母这样的赫赫洋洋富贵了三四代的家庭出身的小姐,自小锦衣玉食,行乐享受时无其不用其极的,也确实反而可以给慈禧做老师。

图片发自简书App
亲情

除此以外,二人的亲情生活也是天壤之别。贾母虽然也已寡居多年,但应该不是年轻守寡,而且,她除了有儿有女有媳妇,还有一众各系的孙子女,包括亲家太太,天天一大群人陪她说笑打发时间,精神上是非常富足的。

再看慈禧,年轻轻时就守了寡,只有一个儿子,没有嫡亲的孙子女。而这儿子以及后来的光绪、大阿哥、皇后等等,因为种种原因都不与她很亲近。据说她有意将几位格格留在宫中,就是因为她对身边夫妻和谐的人有嫉妒之心。

套用元春的话:虽然富贵已极,终无意趣。


所以啊,平民百姓不必自嗟自叹,抱怨自己命运两不济。这不,富贵至极的慈禧,只生活上也有许多不能如意的事,也会有艳羡别人的时候,更别提那些惊心动魄的宫廷斗争政治斗争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读《历史的弃儿》,触摸慈禧最隐秘的历史细节 历史的弃儿——慈禧贴身宫女荣儿传 导读:慈禧侍女荣儿,一个近距离触摸中...
    半床诗阅读 2,612评论 1 1
  • 情绪是一切问题之根源,没有稳定的情绪便不会有好的状态,而且,有些情绪对人体的伤害甚至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
    在路上_9baa阅读 320评论 0 0
  • 《优势工作哲学》中提到了3个能够帮助自己提工作效率的原则。 1、一天的工作中,先从难事入手 很多时候早上一到公司,...
    calote阅读 421评论 0 2
  • 风静静地吹着,雨悄悄的下着,我静静的坐在窗边,傻傻的想着你,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始终都会想到你,很在乎你的一举...
    晴雪儿阅读 205评论 0 0
  • 又回到一个人生活的状态,满喜欢一个人的生活。当我老哥去深圳的时候,总算又走了一个好吃懒坐的人。一种特别的自由的感觉...
    踩花大侠阅读 5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