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咱们的这个训练营,在这里看到如此强大,并依然努力的你们,我感到特别的惭愧。你们优秀,给我带来了无限的感概,让我在未来工作和学习的道路上攒足了勇气和动力。
读了10本书给我带来的收益匪浅,加上30次的输出,让我对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训练营给我带来最重要的经历还是参加讲述人大赛的经历。
记得上次和大家分享过朋友对我的评价,他们说像我这样躺在沙发上都能沁出荤油的学渣,居然也能来参加读书训练营,这事情本身就非常奇葩,不得不说刚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训练营之后我对我自己的看法也有了决定性的转变。
对我来说给我带来影响的关键是关于参加讲书大赛的,这个事儿给我带来的感触非常奇妙,开始我拒绝参加,后来在V姐的鼓励下,我报名了,但为了保证能把这个书讲完整,我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把内容反复检查,并且不停的排练,直到熟悉的不能再熟悉为止,但比赛和排练的区别还是非常大的 ,比赛的时候由于过度紧张,根本无法控制呼吸的节奏,喉咙也发紧,声音开始颤抖。
让人想不到的是居然晋级了。
我接到通知,决赛要求是在训练营的10本书里选一本,可最终为什么会选到《高效演讲》呢?这说起来有点不好意思,我想毕竟演讲是一个专门的技术领域,对于不是很熟悉这个领域的我来说,如果能把书中要点阐述清晰,主旨传达明确,搞不好我自己对演讲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时间紧任务急,我给自己写稿的时间只有4个小时,很难精雕细琢,为什么是4个小时呢,因为我需要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排练。我想既然讲的是演讲,那怎么也要按着演讲的规则来准备内容吧,所以在建立开篇的坡道的时候,我采用了一个让大家想象加提问的方式,把大家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且把问题选在了我们正在进行的读书环节,把焦点放在了学了忘、忘了学的这个普遍问题上。
当坡道建立好之后,我又陷入了痛苦的挣扎,最终在发现的环节中,保留了两个重点,第一个是演讲流程的五个步骤,第二个是紧张情绪的缓解部分,其实我初稿的时候,还增加了排练的内容。说到这,要再次感谢一下V姐,因为在比赛之前V姐专门推荐了几本关于演讲的书给我,这几本书都对演讲排练的部分,进行了大篇幅的重点展现,所以我认为这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但5分钟是装不下那么多的讯息的,最终的时候还是非常无奈的去掉了排练这部分的精彩内容。
在甜点这部分我把“知识”和“理解”两个相关联的内容做了一个梳理和反问,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引导我们重新思考学习的方法,到底是应该学习那些专业的知识,还是应该通过理解来消化本来复杂的内容,这样也和开篇坡道提出的问题有了一个前后的呼应。
根据这个经验来说,除了内容需要打磨,其他方面,无论讲书还是演讲,都是要长时间的练习和排练,和读书一样,不停的思考,不同的终身成长,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我在这次训练营中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老师,也收到了很多照顾和鼓励,仿佛感受到了每个人的热情,总的来说着三十天来,到处充满着惊喜和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