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我朋友在外地,你看能否替她去听个课考个试?拜托啦,那位老师认识我,不然就不麻烦你了!”
“呃……我?……”
“好吧,就这样吧,麻烦你啦!我要去培训,先走了哈!”
就这样,3个小时,没啦!
“于姐,我下午有位客户要来,你帮我接待一下吧,我感冒发烧在医院。”
“饿……好……吧!”
一个下午,各种情况不了解,来回沟通,相关业务还要带客户跑其他部门,2~3 个小时,没啦!
“于姐,这个月007写作值月生你来做吧!”
“呃……好吧,为了节省彼此时间,可我真的不知道做什么?”
“没问题的,回头我会把具体内容发给你,有任何问题,你随时找我!”
于是,联系各小组长,统计数据,奖惩确认发放,看似简单,实则需要每个人的配合,有一个人拖延,整个团队都会拖延,这项工作就没有结束的时候!
不拒绝,时间被撕扯;直接拒绝恐怕得罪人!怎么办?
2016年12月,网络上流传一张王健林的行程表。这位62岁的中国首富,早上4点起床健身,然后飞行6000公里,出现在两个国家、三个城市,最终,晚上7点赶回办公室,继续加班。
这张行程表出现后,网友们纷纷表示,受到了10000点的伤害。最可怕的事情看来真的是:比我成功N倍的人,居然惨无人道地比我更努力!这世界,到底还给不给我们这些年轻人机会啊!
这是《五分钟商学院》主讲刘润老师的文章节选!他给出一个概念:时间的颗粒度,是一个人安排时间的基本单位。
王健林的时间颗粒是大约15分钟!
央视某主持人有一次采访王健林,她和摄制组迟到了3分钟,结果王健林当着他的面,坐着车绝尘而去。这位主持人感慨说,一分钟不等,一点脸不给,老王就是霸气。其实不是老王霸气,而只是时间颗粒度也许是1小时的他,无法理解,对一个时间颗粒度是15分钟的人来说,3分钟意味着什么。
全球首富比尔盖茨,更是把时间碾成粉末,基本是5分钟的颗粒度,与人握手都要以秒来计算!
于是乎,我想我的困惑有了答案:
对于人们的求助,当你的回应有所迟疑,你传递给对方的信息就是:你暂时没有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处理,否则,应该会脱口而出“对不起,我要去办个什么事!”
除去紧急必要的真的需要帮忙的事,其他的事表面看,似乎是自己不懂拒绝,实则是自己的时间颗粒度不够,没有提前规划好时间。
试想如果你也拿出王健林一样的行程单,时间颗粒哪怕大一点,以一小时为单位,被拒绝的人恐怕不但不会介意,反而竖起大拇指,佩服!
其实,往往人们介意的,不是你因忙碌而拒绝;而是你明明没什么事,非要找个非充分必要的理由不帮这个忙!
提升自己的时间颗粒度吧,既能有效的利用时间,又能够在合适的时机得体的拒绝那些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人和事。
唉,我的一点小顿悟,真的是别人的基本功啊!
不要紧,不是有胡适的那句话吗?“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