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只是借父母而来,他们最终会离父母而去。
孩子从来都不属于父母,他们只属于他们自己。
1
我们是孩子的谁?
初看到这个问题,似乎会一愣----
我们是孩子的谁?这还用问吗?我们是孩子的父母啊!
没错,我们是孩子的父母,但父母又是什么人呢?
我们许多父母,将自己自己当作孩子的拥有者和主宰者,试图用父母的身份、成人的力量、高高在上的权威,去左右和控制孩子的一切。
在他们的眼里,孩子只是他们的附属物而已。
他们以爱的名义,控制着孩子的一切----包括孩子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学什么、交什么朋友、看什么书、甚至脑袋里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长大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必须由他来决定。
而孩子则被这样所谓的爱,压迫得喘不过气来,没有选择的余地、更不需要思考----只需被动接受就好。
于是,孩子长大后就成为这样两种人:
一种,是不会思考、不会选择的妈宝孩;
一种,是强烈叛逆,用已经长大的青春与力量与父母对抗,所有父母不希望他们做的事情,他们全部都要做一遍,以证明自己是个独立的个体;
这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
显然不是。
2
有条件的有爱,让孩子负重前行
我们常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可是确实是这样吗?
真相往往是残酷的----偏偏是父母的爱,从来都是讲条件的。
比如说养儿防老:
我们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开始就带上了功利性----孩子成了我们养老的工具;
比如说告诉孩子,你若考试达不到前三名,我就不爱你了:
可见,我们的爱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达到考试前三名;
比如说我们会告诉孩子:你一定要出人头地,这样爸爸妈妈才有面子;
可见,我们的爱里,有多少是真心、多少是虚荣。
所以我们并没有自己想象的伟大,我们对孩子的爱,一直是有条件的。
而这种种以爱为前提的条件,让孩子背负甚多。
作家当年明月曾说,这世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分离。
当我们真正明白这一点时,我们就会知道:
孩子只是借父母而来,他们最终会离父母而去。
孩子从来都不属于父母,他们只属于他们自己。
于孩子来说,
我们既不是他们的拥有者,也不是他们的主宰者;
我们只是他们未成年时的法律监护人、他们终将长成为自己;
家只是他们在成年之前的寄居处,他们终将离开而拥有自己的、与我们并没有多大关系的生活。
只有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才能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
才会知道,当孩子寄居在我们这里的时候,我们怎么做,才是真正为他们好。
3
你所做的一切,终将在孩子的身上打下烙印
在孩子童年的时候所能看到的世界,就是我们给他们呈现的模样。
在这个时候,我们要帮助孩子了解社会规则、制定行为界限,并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探知世界、探知社会的机会。
社会规则、行为界限,就是让他知道哪些行为是被允许的、哪些行为是不被允许的;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能做;什么话可以说、什么话不能说;
我们从法律规则、社会约定俗成、社会道德规范等不同维度,为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示范,帮助孩子建立初步正确的价值观。
探知世界、探知社会的机会,其实就是给孩子犯错、然后从错误中学到生活经验的机会;
有个很有名的例子,是说当一杯牛奶被孩子打翻后:
中国妈妈怒吼孩子,吓得孩子手足无措;
外国妈妈则让孩子在泼掉的牛奶里玩一会儿,然后让孩子找到不打翻牛奶的正确做法。
这个例子其实是告诉我们:
生活经验,是在失败的积累里得来的,孩子的每一次错误,都是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财富。
如果我们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机会,便是强行夺走了他积累财富的过程。
这个例子还告诉我们:
我们必须尊重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要以成人的能力去检视孩子的行为,并指责他们的无能。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我们是孩子的榜样和权威,我们要给孩子以规则和尊重。
4
如何做孩子的朋友
孩子的少年时期,心理与生理迅速的成长,个人力量越来越强大,几乎到了可以与父母对抗的程度;极速发展的个人意识,与还不成熟的心理现状形成矛盾,这种矛盾通过叛逆、暴躁、易怒而表现出来。
这时候,我们最好做孩子导师与朋友。
说是导师,即帮孩子解答成长中的疑惑,并与他共同探讨合适的解决方案;用我们的经验与智慧,引导他们去探索,在青春期萌生的,关于生命、关于社会、关于人类、关于自我等问题的思索。
同时我们最好能持续学习,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或在某一方面强大。
这是让孩子在自我意识极度膨胀的青春期,仍能对父母保持尊重、保持敬仰、愿意和平沟通的重要条件。
否则孩子可能因为瞧不起你,而将你拒之门外。
说到做孩子的朋友,我们或许会有个误区:就是不压制他、与他平等对话。
这当然没错,但显然不够。
我们可以仔细想想,我们与自己的朋友相处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会谈各自对一件事情的看法与观点、我们会一起去做一件好玩但或许没用的事情、我们会一起吃零食打游戏、我们会一起讲笑话骂另一个讨厌的人、我们会去抢一件都喜欢的东西而互不相让……
所以,你真的是孩子的朋友吗?
对比着你与好友、与闺蜜是如何相处的,再来看看你与孩子是如何相处的,就知道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真的可以做孩子的朋友吗?
我的回答是:
若你是一颗不老童心,那请你好好利用这个资源,做孩子的朋友;
若你天生刻板严肃,我想还是算了,你愿意孩子还不愿意呢,觉得别扭啊。
所以,在孩子的青春期,我们是孩子的导师还是朋友,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个性;但无论是哪个角色,最重要的便是真实----
是导师,就请你拿出真本事来,能解决孩子大部分的疑惑,能与孩子一起寻找更复杂问题的答案;
是朋友,就没大没小的与他玩在一起,与他去争去抢去疯去闹吧。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亦师亦友,在关键问题上严肃而有权威、在平日相处里如朋友般亲密无拘。
5
我们是孩子的什么人
最后,我们来回答文头的问题----我们是孩子的什么人?
在孩子的幼年时期,我们是孩子的保护者,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保护他们健康安全的长大;
在孩子的童年时期,我们是孩子成长的指引者,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帮助他们建立价值系统与规则系统;
在孩子的少年时期,我们是孩子的师友,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与他们共同成长,在人生的关键时候给他们指明方向;
在孩子的成年进期,我们是孩子生活的旁观者,尊重孩子选择的生活方式,站在能看到他的地方,看着他在社会的大环境里摸爬滚打,然后成为一个独特的自己。
PS1:请注意我们说的是犯错,而不是犯法;
PS2:我们所说的给孩子犯错的机会,是指用正确的心态和方式接纳孩子的行为,并帮助孩子成长,而并非鼓励孩子故意犯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