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核废水、核污水热搜第一,日本为什么选择2023年8月排放核污水呢?
能查到的信息不多,有两处有一定信息量。
第一处来自《国际金融报》,标题是《日本为何着急排放核废水?安全吗?全面详解核废水排海计划! 》,发表于2021年4月。
原文如下:
“
当时,为了降低反应堆温度,避免堆芯熔毁,福岛核电站所属的东京电力公司向反应堆内注入了大量冷却水,加上原先遭海啸袭击后,地下设施存在大量的高浓度积水,由此产生了越来越多带有辐射物质的核废水。
这10年来,东京电力公司一直在处理这些核废水,在福岛核电站内修建了许多罐状的废水储存设施,但每个储存罐只能容纳1000-1300吨废水。
根据东京电力公司的数据,截至今年3月,处理水达125万吨,包括处理中的水在内,保管于1061个储罐内。2022年夏天,核电站内将没有多余的空地新建储水罐。与此同时,距离福岛核事故过去十年,储水罐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腐蚀,有泄露的可能。因此,如何处理这些核废水变成了当务之急。
”
从中可以看出现在处理核污水的方式,就是装罐存储,为什么现有方式不能用了,一是核污水在增加,物理空间容不下更多储水罐了,二是储水罐耐用性有限,存在腐蚀泄露风险。
第二处来自日本国驻华大使馆官网,以问答形式做解释说明,标题为《处理水相关Q&A》,2021年5月和2023年7月各有一篇。
2021年5月版本提到:
“
为了能够安全地开展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废堆工作,用于取出核反应堆中残存燃料块的设施的建设工作等需要留出巨大空间。为此,包括现在建有储水罐的空间在内,有必要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场地。在如今场地紧张的背景下,ALPS处理水的处置是无法回避的课题。
关于ALPS处理水的处置方法,日本经过专家长达6年以上的讨论,对长期保管以及5种方法(注入地壳、地下掩埋、氢排放(※把氚转化为气体排放)、以水蒸气形式排入大气、海洋排放)进行了研究。
”
2023年7月版本提到:
“
ALPS处理水释放入海,是日本政府在得到IAEA适当参与的同时,对各种方案进行多方面研究的基础上,以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和可靠性为首要考虑因素而选择的,最可靠的、通过监测能最好地管理风险的方法。并非如中国的部分报道所说选择释放入海的理由是因为费用(成本)最低。
从技术、制度和时间轴等方面,对5种处理方法(地层注入、海洋释放、蒸气释放、氢气释放、地下掩埋)进行了评估。
结果为,
A)地层注入:尚未确立地下水的监测方法,无法确定对环境的影响。
B)氢气释放:国际上也尚未确立预处理及扩大规模等相关技术。
C)地下掩埋:由于在混凝土固化时含有氚的水分会蒸发,固化的混凝土属于放射性废物,不能使用或放置于场地内外。
综合上述评估结果,认为蒸气释放和海洋释放是现实的选择。
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正常运行的核反应堆的以往经验,以及容易预测扩散和容易实施准确监测等因素,得出了海洋释放可以更加可靠地进行监测,同时可以以安全的形式适当地实施的结论。
”
ALPS处理水指处理过的水,在问答开始就强调排放的不是“核污染水”。从问答可以看出,排放与物理空间不够有关,与第一处信息源可以印证。根据日本大使馆的说法,有多种处理核污水的方式,向大海排放是最佳方案。
综合两处信息源,我个人其实还有许多疑问。
一是物理空间为什么不能扩展;
二是储水罐是否可以定期更换和升级;
三是方法是否穷尽,比如有没有可能把储水罐排向外太空;
四是已经提出的方法是否有优化空间,比如地下掩埋必须用混凝土吗?
PS:今天的热搜中对核污水和核废水进行了区分,国内强调日本排放的叫核污水,2021年那篇报道使用的是核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