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作为一个一直标榜自己是文艺青年的建筑学生,大学期间励志达到余秋雨先生的行走无疆的境界,享受在风雨中奔波的乐趣,体验四季变化纷繁富丽的人生。
在感受过天涯海角的蔚蓝壮阔, 台北跨年的色彩纷呈,台中同志游行的热泪盈眶,九寨黄龙的鬼斧神工,西塘南浔的枕水人家之后,我踏上了一路向北的旅途(哈尔滨—漠河)。
从南京乘坐飞机出发,到达哈尔滨已是深夜。由于是暑假,这次一同前往的还有我的父母。前来接机的是父亲的弟弟,两兄弟许久未见,热情相拥,给微凉的夜带来些许温暖。一路聊着旧事,笑着闹着就到了家里。和伯伯,婶婶以及一位小朋友问好后,我们围坐在桌前,就着精心准备的夜宵继续畅聊起来。
第一次见到北方的炕头的我也是觉得很新奇,听伯伯介绍,北方有很多家庭不安装空调,因为夏天最热的时候也是可以忍受的,电扇就可以满足了,而冬天都是依靠集体供暖来度过。其实随着全球变暖,我觉得哈尔滨的夏天也是蛮热的,坐在热气腾腾的菜肴前,额头也不时地流下汗来。在一家人热闹地相互寒暄的时候,我却全被一桌菜给吸引了。哈尔滨红肠,吊烧肉,锅包肉,拌菜等等,都是之前在南方没品尝过的。(此处上图为之后在饭店吃的,因为家里没拍)
没错我是一个资深吃货,也曾梦想做个美食家。北方的菜肴给我的印象正如北方的人,直接,大方。巨大的分量,原汁原味的食材毫无保留地刺激你的味蕾。
接下来两天的行程安排都在哈市。哈市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对古建的保护特别重视。道里靠近市中心,古建较少,而道外则是满目的古建,令你叹为观止。我选择了几个代表性的建筑参观:黑龙江省博物馆,哈尔滨大剧院,圣索菲亚大教堂。
黑龙江省博,一座对原有古建的改造建筑,在我看来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到了开放参观时间,门前已经站满了慕名而来的游客。大家排着队领取免费的门票,一旁有叫卖着马迭尔冰棍的小商贩。让我觉得美中不足的是取票的窗口太隐蔽,被树丛挡着,门前也没有太大的场地可以排队,导致人群拥堵。
进入博物馆,可以看到中间通高部分做成巨大天井,顶部用玻璃天窗,冬季起到阳光房的作用,节省了采暖的能源消耗。一层和负一层是临时展厅,以书画为主题,展出了近代诸多名家的山水画,速写等。二层则分为两个主题场馆,历史馆和自然馆。从历史馆进入会发现室内设计通过流线引导人们前行,而陈列的展品按照时间顺序,从黑龙江的远古起源到近现代依次排列。
个人觉得比较有意思的是对于近代在哈的俄国建筑师的介绍,以及一些俄国画家的作品。
相比之下,自然馆的设计则倾向于公众的参与性。针对儿童的游戏区域会比较多,有助于激发儿童对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黑龙江省博给我的整体印象是对于古建的再生性的高度开发。如梁思成老先生所言"修旧如旧",极高地保护了原有立面,但是在功能上却激活了生命力,让人们近距离感受历史的魅力。
今年愚人节,建筑界女魔头扎哈和我们开了个巨大的玩笑,一声不响地在迈阿密医院告别了人世。世人感叹着她传奇的一生,可她并没有就此消失,她的学生们还有扎哈事务所依旧活跃在世界各地。
MAD事务所创始人马岩松,山水建筑理念闻名于世。哈尔滨剧院便是他近几年的代表作之一。建筑表面似乎在流淌一般,柔和而富有生命力,与周边湿地公园高度融合。主入口是大台阶,使得建筑显得格外高大壮观。整体建筑建立在坡地上,而下层空间安置办公和辅助用房以及停车场。相信这种手法学习建筑学的同学应该不陌生。
其实我当天参观的晚上有莎拉布莱曼的演出,只可惜有了别的安排,所以没有机会进入剧场内部亲身感受。
相信不用我多加介绍了,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哈市必游景点。浓浓的拜占庭风格,透着历史的气息,温柔地伫立在时光里,吸引着全世界慕名而来的人们。
只有进入教堂内部才能体会到穹顶设计给宗教建筑带来的神圣感是什么意义。
巨大的空间尺度与渺小的人的尺度,对比之下,神圣感油然而生。幽暗的光线透过高侧窗斜斜地照射进来,即使你不是宗教信徒,你也不由得想闭上眼睛,双手合十,心中祷告。
哈市之旅结束,临行前的晚上体验了哈市特有的烧烤文化。相信烧烤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像哈市人民如此热爱烧烤却很少见。一到晚上,街边的烧烤店立刻火热起来,桌上摆满了各种食材与超大罐的啤酒。
告别了哈市的亲朋,我们继续北上,火车卧铺体验是另一种独特感受。人们操着各地口音相互攀谈着。你能看到带着单反的中年大叔,应该是刚告别恋人的满脸哀愁的少女,回家探望的民工等等。
伴着隆隆的火车声渐渐睡着了,一个香甜的梦。睁眼是蒙蒙的天亮。加格达奇到了。
加格达奇,一个小小的城市,承载的却是记忆。这里是父亲上学的地方。一下火车,我们就被迎面而来的冷风冻僵了,赶紧躲到更衣室去换上厚衣服。
来接我们的是父亲的老同学们,回来参加三十年同学聚会也是此行的一个目的。虽然天气很冷,但是空气中弥漫着暖暖的情谊。
我们在加市停留了两天,和父亲的老同学们去了郊外的度假区。认识了很多大兴安岭的植物,比如:樟子松,苍耳等等。
湖边小屋,与朋友相聚,粗茶淡饭,感受自然美景,这应是最好的生活状态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千张包大葱的吃法,在这之前我都不敢尝试生吃大葱,但是尝试之后你会发现,如果这道菜没有了大葱,简直食之无味
在加市的短短两天,体会到的是浓浓的人情味和满满的幸福感。一路向北。下一站,阿木尔。
阿木尔,又称蓝莓小镇。4000人口左右。整个镇上就两条街道,走在街上就像走在游戏地图里,遇到npc就上去沟通两句,即可获得做任务的信息。
阿木尔的房子大多是自己盖的小砖房,屋顶升起高高的烟囱。色彩很多采用紫色,为了符合蓝莓小镇的名称。
阿木尔的人们生活无比轻松,每天下班之后就会有一系列的娱乐活动。打麻将,烧烤,唱歌,跳舞都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因为住在亲戚家,所以很有幸体验了在野外烧烤的感觉。
在河边吃着自己弄的烧烤,大口喝着啤酒,还可以下水玩,这是我这辈子难忘的经历。
到了蓝莓小镇不提蓝莓就不符合情理了。深入大兴安岭采蓝莓是我此行中觉得最有趣的一段经历。
亲戚开车载我们来到山脚下,我们都换上了较厚的鞋子和长裤,防止腿被草丛划伤。一进入大山就被漫山遍野的蓝莓震撼到了。
采蓝莓是件体力活,蓝莓丛齐腰高,得弯着腰采摘。靠山吃山,这里很多居民靠卖蓝莓为生。
在阿木尔逗留数日,我们决定启程前往此行终点站漠河。
漠河,中国的北极点。六月的时候幸运的游客可观赏到极光,我去的时候是八月,所以就没这个眼福啦。
北极村,小而精致,有着自己的生命力。在这个寒冷的地界生机勃勃地美丽着。
文艺的分割线
我不知道下一站是哪,可我知道这绝对不是终点。
我希望自己老了是一个酷老人,跟孩子们诉说自己航海的故事,说自己是如何拍死一只狼蛛的,而不是在公园里用后背把树皮蹭掉,在摇椅上摇啊摇,摇到大小便失禁的老人。
跟我一起出发吧。亲爱的你。
榆枫一叶,建筑大四狗,伪文青。
座右铭: 不想当画家的建筑师拉不好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