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个迈迈,又给我一个感动。
放学了,站队,出校门,送孩子们过路口。送他们顺利地过去了,终于松了一口气,一天的紧张就要结束了。可以一回头,就见迈迈大老远从另一队的方向跑过来。眯着小眼,笑眯眯地,仰头盯着我,问:“老师,今天我把电风扇关掉了,你怎么又打开了?”
咦?怎么了?我是一头雾水,“我担心你们怕热,就把电扇又打开了。怎么了?”
这小家伙,搞什么鬼?
他又笑嘻嘻地,很是认真地样子,“老师你不是感冒了吗?我看你一直打喷嚏,就知道你感冒了,你去办公室的时候,我就把电风扇给关了。”
呃??!!我一时无语 ,但心里暖暖的。他还记着这事!
确实,下午第一节课,觉得教室里比较闷热,我们班的孩子,胖胖比较多,所以,教室里比其他地方闷得慌,为了让孩子们安心地学习,我早早就打开了电扇。第二节课一进教室,就觉得闷,随手又把开关打开了。还以为是那个捣蛋鬼不小心给关掉了,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我有点过敏性鼻炎,一有灰尘,就会不住地打喷嚏。风扇一转,反应更强烈,所以迈迈以为我感冒了。)
这个迈迈,是个多动的孩子,注意力就三分钟的集中时间。天天睡眼朦胧,双目无神,课本打开后,半天不会动的。有同学的作文为证:当下课铃声一响,他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一跃而起,快速冲出教室,那是一个生龙活虎。
就这样一个孩子,上课时我不敢多看他一眼,害怕惹自己生气,忍不住发火。父母都说被他愁死了。为了监督他,把他排在最前边,天天监督提醒。当然,也是挨批比较多的。
可他是个乐天派,课上被批了,课下依然围着我问东问西的。热情地帮老师同学做事情。好像批评从来就没发生过一样,我知道,他是在用另一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形象。
爱,是教育的前提;但是,对后进生来说,这种爱,应该是真诚的。我们对于这些孩子的爱,绝不应该是为了追求某种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态的“平易近人”,而应是真诚的自然流露。
迈迈是个顽皮的孩子,问题也比较多。但是六一节时,他帅气地背着吉他,边弹边唱,那种自我陶醉式地认真与专注,又是多么的可爱。正如李镇西老师说的,“教育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不但是无比幸福的,也是无比高尚的!”
读《教育的智慧》,看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像迈迈这样的学生,好像问题较多,但是他们心灵深处或多或少也有着美好道德萌芽。因此,对这些孩子教育转化,就要善于引导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善良之处、高尚之处,帮助他们树立“我是有缺点的一个好人”的道德自信。
面对迈迈一类的孩子,很难做到不对他们生气,但是李镇西老师一再告诫我们“一个好的教师,就是在他责备学生,表现对学生的不满,发泄自己的愤怒(教师也有权发泄他的愤怒,任何一个有涵养的、受过教育的人也难免不会愤怒)的时候,一定时刻记着:不能让儿童那种‘成为一个好人’的愿望的火花熄灭”。
迈迈的关心,又一次提醒我,真诚的教育,就是用心灵赢得心灵。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近他们的心灵时,我们的教育便会驶入成功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