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大学以后,对室友这群生物真的是又爱又恨。
空间里也经常蔓延着对室友们的吐槽。有人会说这是女生之间的小矛盾,是女生敏感小心思。可是矛盾产生很正常,不论男女,特别是在这种天天都一起生活的情况下。
记得有次中午,我在床上气得牙痒痒。因为当天下午满课,我得睡午觉。而另两位室友下午都没有课,一个在聚精会神看书,一个在读英语。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读英语的在阳台上读,可是站的的是阳台门口,依然听得清清楚楚。读书的把寝室的俩灯开着,我带眼罩都睡不着。心里一万遍想说,为什么不能都这个时候睡觉。又气又烦,根本没有睡着,下午困成狗。起来对那两只也没有好脸色。
还有室友就喜欢爆粗口,说什么都加上“你大爷的”,“尼玛”,“cnm”,“mmp”,一开始很气人,天天都这么说,一点事情都没有,硬是给弄的很生气,冷不丁就被骂了。
我们寝室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上任何课的座位都自己占,不存在找室友代占。其实一开学时是没有这个规定的,只是有一次因为占座位起了一场矛盾,起矛盾的这俩室友冷战了好几天。从那以后四个人的座位都各自占各自的。
我也在空间看到过,有男生的吐槽,说室友经常对他玩游戏冷嘲热讽,觉得学习不好的人才玩游戏,所以也看不起他。但是搞笑的是,一寝室三个人玩游戏,就一个人不玩,反而不玩的人被孤立了。
也有熟悉的师兄,说他们一个室友要考研,可有一位室友天天在寝室弹吉他,边弹吉他还边唱歌,每每弄的考研的那位很暴躁,弹吉他的却不自知。
每一个住过寝室的人都经历过和室友的小矛盾,都经历过时不时气得牙痒痒,恨不得咬他两口,心里也一万遍的“碧池碧池,室友是碧池,贱人,贱人”。因为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家庭,经历过不同的家庭教育,有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不同的处世方式,矛盾在所难免。
可矛盾过后,又会被感动。
记得前两天,我也是睡午觉了,另两位室友没有回来。我睡得迷迷糊糊间,听见“当当当,我回来啦”,可马上又有一个声音响起“嘘”。一开始那位小声说“对不起,对不起”。然后再也没有声音了,也特地因为我在睡觉把灯关了,开了小台灯。
而前面为了占座而冷战的两位室友,不久之后其中一位室友大晚上牙疼,我们当时在迎新晚会,另一位说陪她去去医院就从晚会上离开,陪她打的过去。
矛盾常在啊,可是相互体谅,相互帮助,也想互感动啊。每个人的性格不同,但是也愿意相互理解,每每闹了矛盾,也睡一觉就过去了,第二天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就像那位爆粗口的室友,处久了,只要她不是真生气,就不管她了,爆就爆呗,很多时候她也自己解释没有恶意,只是习惯。
我们四个人,时常都是形单影只的。可是我们也是一个家庭,只是每个人都更多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去上自习,喜欢一个人去参加活动。可是大家都在的时候,也都能聊的开,也都能学习到对方的优点。
比如我一个室友,从来不拖延,每每作业只要发下来她就写,不像我们每每总是拖延。比如我的另一个室友,英语口语特别棒,被老师多次推荐去参加英语比赛。
室友啊,不是寻常意义上的朋友,更像是亲人,时常闹闹矛盾,时常有不愉快,可又能相互谅解,相互学习。可能很多时候和室友不会推心置腹,有比室友更亲的闺蜜兄弟存在,但是一起生活的熟悉感,是谁也不能代替的。
如果你同室友闹得不愉快了,其实没有多大点事,过一段时间你们就会好。当然这是在没有真正奇葩室友的情况下,遇到那些太奇葩太不正常的室友,也是没有办法。
所以不要拘泥于寝室矛盾,你们闹矛盾,不能代表你的性格不好,又或是室友的性格不好,没有真正的谁对谁错之分,只是小摩擦而已,不要归于性格又或是人格。
也许那天我又被室友气得不行了,删了文章,那也是很正常的 (*^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