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读李克富‖回忆失败的经历一文后,就写下本文,今天看到李克富‖又讲“每周一讲”及今天的作业要求后,决定换个瓶儿,继续装上这壶“老酒”,对于我来说:小酌一口,便心旷神怡……
首先,我作为一个“求助者”来体验,会将李老师文中提的咨询技术用到自己身上,来回忆自己失败的经历,并思考当时是如何困境中走出来的”。就这样,我也陷入了“沉思”,真的自我探索到了曾经靠自己转败为胜的经历,忍不住想说出来,写出来。仅仅只是想起来,就已有具备自我疗愈的功能了,这确实是在挖掘自身的资源--“助人自助”。
当我开始回忆曾经如何走出失败,取得所谓的“成功”时,我觉察到,我是相当自信和自豪的。也是当下我作为“求助者”最最缺乏的东西。李老师的这个技术之于我,很对症。
我想到的失败是高考前夕那段最黑暗的经历,但是最后我走出阴霾,在“高考考场”上答出了我高中时代最好最满意的一次分数,没错,我超常发挥了,和别人比谈不上成功,但是和过去的自己比,已经算是“成功”了。
高中时我学的是文科,在“数学”这门瘸腿科成绩连续数次不及格后,班主任找我谈话,认为我当年考上本科的几率很小,最多也就是上个专科,他强烈建议我:“弃文从艺”,也就是选择报考艺术院校,上本科,老师说艺术类院校录取分数时数学不计入总分。那时的目标纯粹到极致就是考上一本科院校,至于学什么专业,或者以后从事什么工作,一无所知。被数学伤透了心的我,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在老师的帮助下,把高中学籍档案由“文科类考生”改成了“艺术类考生”。改完之后,我就被老师“另眼相待”了,二模三模复习考试的进度也彻底跟不上了,我彻底放弃了数学。
当时我选择的艺术方向是“影视评论”专业,接着投入专业学习中,只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艺术专业证”,否则依旧无缘大学。当时因为家庭经济困难,我的钱只能参加2次专业考试,根据考试时间先后选择报考了“山艺”和“新艺”。
当时“山艺”的竞争尤为激烈,还有点自知之明的我,选择将“山艺”的考试定性为“练手”,将目标压在了“新艺”上。当时目标明确,也相当自信,参加了专业面试和笔试之后,自我感觉良好。只是上天和我开了一次玩笑,等别人接到“新艺”的专业通知书时,班主任却告诉我,没有我的。我真不信,也不甘心,更害怕,都“弃文从艺”折腾了这么久了,高考在即,没取得专业证,老师又将把我的学籍档案再修改回“普通文科”,美其名曰我还有机会参加普通文科生的高考,可是我错过的“数学课”又有谁来承担呢?我该如何面对高考,该如何面对父母以及那些被我花在考专业证上的钱……简直是无地自容!
接下去的一个星期里,我极度伤心绝望,我不相信自己能乘胜追击,迎头赶上。感觉自己像是被抛弃了,被大部队远远的狠狠的甩在了后面。于是,我就破罐子破摔,用无所谓的态度来掩盖内心的悲伤,一向不喜欢看小说的我,在大家奋力复习的课堂上悠哉悠哉的看着小说……我知道那并不是我本意……
幸运的是,一周过后,班主任“兴高采烈”的拿着一个信封,告诉我说,那是我“新艺”的专业录取通知书,被压在辅导员书桌上了,没及通知到班级。又是个玩笑,我都放弃所有课程看小说了,这时候来个证,干啥?班主任兴奋的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教育局把学籍档案改成了“艺术生”!太戏剧性了,教育局办事员说那是最后一天可以修改数据。也就是说再晚一天,我的“新艺专业证”将会变成一张废纸。鬼知道,我在高考前夕究竟经历了什么。此处省略一万字……
接下去就是我直面高考的过程了,也是最令我自豪的一段经历。那时距离高考只剩一个月的时间了。搞不清楚是什么力量,让那个掉了队且自暴自弃的自己,瞬间变的斗志昂扬起来。我对当时自己各科的成绩做了精确的评估,指定了为期4周的冲刺复习计划,每门课程都订了目标分数及上下浮动范围,而且根据自己的水平,制定了学习方法和策略。
以下照片内容是我备战高考时指定的计划,一直带在身边14年,这是对“我的高考”的最好纪念。
就这样,我“心无旁骛,有的放矢”的走完了高考前的最后一程,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尽管我的成绩依旧不容乐观,但是我还是卯足了劲,激励自己,尽力之力,无怨无悔。
以下照片显示的是高考冲刺阶段我在课桌上贴的纸条,以及进考场前携带的“加油卡”:
就在这样的自我鼓励中,经过一个月的摸爬滚打,我乘胜追击,高考成绩公布后,我便成为了“班主任”眼中的那匹“黑马”,其实我内心有种“雪往日耻”的感觉,反正心里美滋滋的。
忆当年,也有点“峥嵘岁月”的感觉!不管怎么样,我现在已能量满满,干劲十足。最后还想把高中日记本中充满正能量的话送给现在的自己:祝福自己好好珍惜那些“遗失的美好”……也祝愿今天所有参加高考的学子们,从容淡定的直面高考,直面人生的每一次挑战,哪怕输了又何妨?大不了,从头再来嘛!
最后再来一刀,首尾呼应一下。在这个深夜,我按照李老师传授的“技术”,自己给自己做了一次“咨询”,自我感觉不错,似乎也达到了“助人自助”的目标。
继续罗列失败经历,下回说说我抑郁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