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会随想

    (邯郸电台著名主持人乔延斌评论说:咱们冀南庙会,是亲友聚会的日子,亲朋好友,以庙会为纽带,聚在一起,喝点酒,吃点菜,三杯酒下肚,距离拉近,酒酣耳热,无话不谈。这才是中国文化,这才是中国传统。赞赵站长此文,您使我想起故乡的传统,想起很多美好的往事)

                今天是我老家庙会。

      过庙会,是农村的大事。过去,人们一盼过年,二盼过会。过会家里来亲戚,过会能吃馒头熬肉菜。现在,生活好了,馒头、肉菜不稀罕。过去年轻人盼过会,现在老人盼过会。过去,年轻人盼过会,想吃顿好饭;现在,老年人盼过会,想看看老戏。村里过会,唱戏必不可少。会前三天开戏,一天两场;过会当天,一天三场,上午、下午、晚上,连着三场戏。现在,人们忙着干活,忙着挣钱,时间少了,工夫缺了,闺女住娘家的少了。过去,娘家过会,闺女都在娘家住几天,看上几天戏,是最开心的事儿。我有4个姑姑,只有每年过庙会,姑姑们才一起回来住娘家。就是上了年岁,她们也愿意回娘家住一住,姊妹们相跟着说说话、看看戏。

      再早些年,我们这里还有一个过会叫老闺女的习俗。叫,我们这儿的方言,实际是“接”。就是过会了,娘家的侄辈,套上牛车,去把老闺女接过来。侄辈接姑姑,是老闺女最高兴的事儿,赶快拾掇拾掇,换上新衣裳,坐车回娘家。后来,有了排子车,有了三马车,近些年,农村不少家庭有了小轿车,有了方便的手机,打个电话,车接车送,老闺女赶上了新时代!

2018年4月7日(农历二月二十二)

6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