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果你能够参透到,周围外在的这些东西是“空”的,是没有自性的。唯一实在的、你可以去关注的东西,是你心里边的起心动念。观察它,它自然会逐渐消散。
2.我正在尝试着把正念的方法用到我的生活当中。我会发现我陪孩子的时间,也是我的时间;我跟我老婆在一起的时间,也是我的时间。”
佛陀还说了“八苦”: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不欲临、生、老、病、死。
3.“人生最大的痛苦,就是你认为自己不应该有痛苦的痛苦。”
4.别人失恋,你根本就不痛苦,对吗?但你自己失恋一下试试看,你会觉得特别痛苦,为什么呢?因为你认为你和别人不一样,你认为你不应该承受这样的痛苦。所以如何让你的这种痛苦尽快地控制住,然后熄灭掉呢?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当你能够保持正念,你发现这只是一段经历而已,就能够控制住这种痛苦。我能够感受到我此刻的存在,这和我在其他任何地方所感受到的“我”是一回事。所以在这书里面接着讲,说奇迹就是你能够在大地上行走。当你知道正念就是指对当下的实相保有觉知的时候,生活中的时时刻刻就都成为了你修行的机会,而不是只有在禅修的时候。
5.知行合一的核心是你在做每件事的时候,你的念头都没跑,而是专心在这一件事上面。
6.一切痛苦都从“分别心”而来。
越南人曾经讲过:修行最难的地方是在家里,其次是在工作中,再其次是在寺庙里。在越南人看来,到寺庙里面修行,会比在家里修行要容易得多。为什么在家里困难呢?打破你正念的东西太多了,有太多东西牵着你:美剧开始了、小孩子又哭了……各种各样的事会出现。所以把工作和修行分开是很难实现的。
有一个人悟道了,他的徒弟问他:“师傅你悟道了,悟道了以后有什么不一样呢?你都干了些啥?”师傅说:“我悟道以后就是,‘饥来吃饭困来眠’,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徒弟说:“我也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为什么我就没悟道,你就悟道了。”师傅说:“你看,咱们俩都是‘饥来吃饭困来眠’。但是我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有啥吃就吃啥,有地方睡就睡。你呢,‘千般的挑剔,万般的拣择’。”
所以有一句话讲说“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学道没别的,就是不要挑挑拣拣。我们很多人天天挑挑拣拣,觉得这个工作好还是那个工作好,这个活好还是那个活好,这顿饭好还是那顿饭好,这顿饭里这个菜好吃还是那个菜好吃。我们整天不断地挑剔,导致我们人生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分别心”,痛苦就油然而生。
7.什么是真正的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一个人为所欲为的时候,恰恰是处于最不自由的状态,因为他是自己情绪的奴隶。你们想做自己情绪的奴隶吗?比如你突然做了一件很疯狂的事,你都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回想,我当时真不应该说那个话,我当时真不应该发飙,我太失态了。但为什么当时会失态呢?因为根本不是你在控制你自己,是你的情绪在控制着你自己。
怎么样才能够摆脱社会的惯性,不要被自己的情绪带着走?最好的方法就是调动你的正念。当你能够把正念调动出来,你时刻处在正念的状态之下,这个就叫佛性。佛陀悟道以后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他说“异哉”,就是“真奇怪”,“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众生都具备如来的智慧德相,都跟我一样,只是因为什么呢?“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用我们现在的话讲,就是因为社会的惯性牵引着你不断地跑,所以你没法儿去面对你自在的佛性。当你能够把周围的这些东西放下,会发现这些东西都只是外在的纷纷扰扰,都只是外在的幻象,它们都没有自性。
如果没有观察者,你任由自己生气的情绪带动着你去生气,你就永远停不下来。你必须要能够面对自己的痛苦,而且除了面对之外,还要照顾它们。我们的负面情绪和我们的正面情绪一样,都是需要我们照顾的情绪,都是我们人生的一部分。
你能够好好地照顾你的负面情绪,就像照顾一个孩子一样,这个负面情绪就会慢慢的越来越懂事,它会跟你和平相处。而当你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你往往想要压制它,跟它吵架;或者被它控制,要跟它打架;然后忍住不发火。憋着会憋出病来的。你要关照他,说我又生气了,我又嫉妒了,我又贪着了。
核心就是我们之前讲的,你总是认为自己跟别人不一样。如果你问到最后,你发现自己跟别人其实是一样的,别人能够承受的痛苦我也一样能够承受,那么你有什么好难过的呢?
8.有人说,如果以佛教徒的角度来看实相,你会变得悲观,但是悲观或乐观的想法都太简化了真理。”
悲观或者乐观都太简化了真理。重点是实相真正呈现出来的样子,悲观的态度永远不会让安详的微笑绽放。
所以无“分别心”就是无所谓悲观和乐观,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修炼,保持正念的状态。
9.如何去控制你的心念、负面情绪。无论何时,当善念升起时,要认识到我心中升起了一个善念。当恶念升起时,也要认识到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恶念,不论你多么不喜欢,都不要执着其中或者试图消除它,认知就足够了。如果你已经离开了正念,你必须知道你已经离开了。如果你还保持正念,也要知道你还在保持,一旦有了这样的觉知,就没有什么好害怕的了。
任何事发生,都随它来,随它去。这跟西方的心理学是一样的,西方心理学定义的“我”是我的观察者。当你能够找到那个自我的观察者的时候,其实你就是在修炼自己的正念,而我们通常把那个自己的观察者丢掉了。所以禅宗经常当头棒喝,问你说:“主人翁何在?”什么叫“主人翁何在”?现在你体内做主的那个人是你吗?还是一个奇怪的东西?
修炼本身是一件特别有趣的事。修炼之所以有趣,就是因为它不容易。修炼才会是人生最有趣的一件事情。无论你做什么,发展事业也好,维护家庭也好,自己学习也好,你都把它当作是一个修炼的过程。而且你能够时刻地体会到自己在修炼的过程当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然后关照到自己在退步或进步。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正念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