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3舱文泽慧妈妈。
今天是航行第12天,也是婆婆手术的日子。在手术室外等候的时间里,我听完了船长梁晓林的第二周分享课,心中顿时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 我一遍又一遍反复地听,听到动心处,我倒回去又听。今天的分享课有很多关于心理学知识的干货,不多听几遍生怕漏掉了什么。听完后确实如船长所说,我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和自在,好像背在身上的重重的包袱已然被人拿走了。
船长今天帮我们更新了三个底层认知:
1、船长说那些适应不良的认知 僵化的认知或者说认知偏差,其实并不是你的错,而是由大脑运行模式所导致的。啊啊啊原来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不是我的错!我不用责怪自己为什么我会变成这样,为什么会焦虑烦躁易怒迷茫无力,原来这都不是我的错,我并没有不好,一次说不好并不表示我以后次次都说不好,一件事做不好并不表示每件事都做不好。我依然可以很好。这让我非常开心。
2、尊重差异,允许不同观点,并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隐忍涵养,也不是一种道德修炼,而且一种基于科学认识基础之上的深刻理解。哇,又解惑了有没有。当两个人观点不同时,并不代表他不认同你,攻击你,你很差劲。我和一个最好的闺蜜就喜欢经常互怼,她坚持她的观点,我认为我说的才是对的,虽然没有什么芥蒂,但心里总是不太舒服。现在我明白了,我们的认知都是歪曲的,没有谁更客观,只是每个人的认知方式不同。
3、客观世界其实与你无关,你只活在自己建构的世界里。这太意外了!太出乎意料了!太让人欣喜了!我的世界我作主!我可以随意建构自己的世界!我要建构一个温暖阳光灵动的世界!我们要不断扩展自己的体验边界,建构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穿越认知重建的深水区,会遭遇心理防线的强烈抵抗。打破旧自我的平衡,离开自己的心理舒适区,会让我们惶恐害怕担心。这就像新生婴儿离开母亲的羊水,但之后就是日新月异的成长。是的,我亲身体验了。就是这样的感觉。我记得在我的打卡区里,我写到过一提起在公共场合发言我就紧张,害怕。平时我会找各种理由借口逃离这种机会。参加训练营,就是想提升行动力,突破自己。7天自信提升训练营里,每天晚上都会颁奖,因为我的努力和认真,我每天都会获奖。第一天晚上,当我看到小班给我发奖状,我好激动。然后小班就会问我在不在?能不能出来分享几句?我其实一直都在,但我就默默地不出声,我不敢出来回应她,我很害怕,听到别人讲得那么好,怕自己讲不好出丑,第二天我又获奖了,可是我还是只敢躲在屏幕后面,不敢出来领奖,怕又喊我发言。任她们聊得热闹,我就看看。第三天我又获奖了,看到大家在群里踊跃发言,我有点心动了,我到这里来不就是提升自信的吗?等下小班喊我的时候就说几句吧,但是说什么呢?算了吧还是不说了,说不好丢人。就这样这两个小人在我脑子里拉扯,有那么十几个来回,最后想说的我胜利了,豁出去了,说吧,发完语音以后那个脸发烧,心在撞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没想到班班和小伙伴们热烈地鼓掌,直夸我分享得好。我当时可开心了,觉得原来我说得还不错。第四天我的两个小人只打了几个来回我就发言了,第五天不用打架就直接上场了。但都是比较简单的发言。参加21天训练营后,我每天会在群里积极互动,但只是文字。昨天船长说要用行动创造真实的体验。当班班问有没有人愿意做主持,我没等那个我不敢的自动思维跳出来就立马就报名了。其实我从来没做过主持,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好。我有点紧张,也有点担心。最怕小伙伴们不出来冷场。但船长说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想一万遍不如自己去试试。所以我一定要试试。没想到班会出奇地顺利,我的主持很流畅,小伙伴们也挑战自己,非常地配合我发言,整场班会热烈有序,班班说这是我们舱开班以来最精彩的班会,还说我有做小班的潜质!小伙伴们也对我投来赞许的眼神,不断地肯定我,表扬我。这绝对是我2018年的高光时刻!我感觉到我内心的能量在不断地升腾,让我觉得以后我也有能力去做我并不擅长的事情。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以后再遇到发言我绝不会退缩,我会自信地展示我自己。就算没讲好也没关系,一次讲不好不代表次次讲不好。要是在以前,如果我知道自己讲不好,我肯定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所以我非常感谢船长梁晓林创造的这种绝对安全的大团体学习氛围,让我能够在他人的积极关注和推动下迅速地成长。
我总结一下:
这一次发言的良好体验➡产生积极情绪➡满足了我内心需要(渴望有人倾听渴望得到表扬)➡积极情绪➡让我的内心动力充足➡下次继续发言
我在我的世界里构建了一个正向循环。
现在的我情绪渐渐平和,看待身边事物的态度也积极起来,当我的情绪脑渐入佳境,我的理性脑就可以很好地开展工作,我的成长也将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