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土地和劳动力是构成资本的两个重要因素。而在我国这个十几年来一路高速腾飞的经济体来看,好像只有拥有土地,才算打上了这一辆高速列车。
这究竟是何原因,就得要细细道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直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发展计划经济。1978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对外接轨;1982年,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融入市场经济;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WTO,至此,世界资本加速进入中国,为扫清旧社会的腐朽填上称重的一笔。
其实改革开放前,我国的人口还不能算是红利。上山下乡,正是反映了劳动力的多余和生产资料的不足。然而当资本涌入这片神州大地,他们带来了无数生产资料,带来了大量科技文化,这时的人口,变成了红利。
一间间血汗工厂日夜不停,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在那个年代,有眼力见的,会经商的,投机倒把的二道贩子,都享受到了第一次红利。那个年代的人们,相信勤劳致富。
俗话说,知识改变命运。为什么能改变命运,因为只要你学习了别人不知道的知识,你就拥有了“信息差”。在那个信息交流不发达的年代,赚钱生意就是建立在这些不对称上。
大量资本的涌入,势必会快速提升一切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格,而物价百货是民生大事,过高的涨幅必将引起混乱。2008年,由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世界级别的金融危机,席卷到了和美国息息相关的中国头上。那一年,四万亿人民币破笼而出,央行放水救市。奄奄一息的企业被救活,大量下岗的工人重新找到了工作。然而,那时候他们还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
四万亿的锚,钉上了房市,那个唯一可以承接住他的市场。自此,房价进入黄金时代。税收不够用了?卖!经济增长不及预期?卖!房子建多了?加价卖!居民债务没见顶,想要加杠杆的韭菜一大把。处于经济上行时期,无论多么疯狂的举动,都会让你见多不怪。
割肉喂鹰,掏空六个钱包,房产的消费属性已经所剩无几,他的金融属性才是让人趋之若鹜的根本原因。房价一直上涨已经成了大部分人的共识和信仰。然而高处不胜寒,房价已经很难再有三倍四倍的上涨空间了。
拐点,静悄悄的来了。2020年底到2021年上半年,郭树清多次在发文和演讲中指出房产的泡沫风险,指出房产投机性,认为房产是现阶段我国金融风险的最大灰犀牛。叠加疫情影响,现金流断流,房产成交量大幅下滑,国家持续打压炒高房价团体,坚持房住不炒原则,房产税空置税消息频出,三四线房价大幅下滑,不得不让信仰坍塌,这艘大船可能要掉头了。
然而不仅如此,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老龄化,少子化,人口红利消失,多重信号让房产雪上加霜。未来的种种,无不被加上了一层厚厚的雾霭,让人欲窥不能。
这仅仅是软着陆的第一步,反身性,才刚刚开始。而现在,还是不要预测市场的走势,静待市场给出答案,趋势转折之后,在做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