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相对安静,内敛,课下活泼,阳光。
这孩子在我们班其实一开始给我的感觉还是相对比较慢热型的,刚刚开学学校工作多,感觉他的家长比较忙,所以作业质量就没这么好,加上这孩子天性好玩,随意,所以平时的任务就更加没有做好了。后面没办法了,只得和他家长好好聊。
一问才知道,原来爸妈实在忙,所以都是爷爷在带着,但爷爷年纪大了,对微信信息不了解,对我们作业的一些布置不够清晰,导致孩子在做作业上总会跟不上班里的节奏,比如做作业的内容,比如每天的订正,或者是一些要求重做的地方,显然点点没有别的孩子来得这么迅速,对自己的错题也不那么上心。
其实每个到一年级的孩子都是懵懵懂懂的,在迷糊中很需要老师和家人带领,老师负责大的指挥,家长就要好好配合,执行,反馈。显然,点点后面一阶段不够给力。后面的考试,我们老师都发现这个孩子其实挺聪明的,即使他不举手回答问题,也不怎么跟着读,但是那机灵的小脑袋在班里面显也是这么的自然。幸好从平时的检测中看出他的知识积累还不错,只是总觉得可惜,他可以更棒的。
上课他还没什么,但一到了下课的时候就要人操心很多,因为他特别喜欢跑,也很喜欢打闹,似乎要把上课的能量全释放出来。特别是这个星期五,光是他的一天我就已经烦了不少于三次的心,从早上做操时来晃晃去被我请到队伍的最前来,到一节课后与一孩子闹矛盾打闹弄哭一孩子,接着是课前的时候又有孩子哭着来跑说点点跟他打他了……这实在让人费解。
到后面的时候,我竟然这么对他说了,嗯你也不讲理,你老是动手,那老师对你也不讲理,我见到你或者是看到别人投诉你,我也直接对你动手,好不好?于是打了他两下手板,打完了手板,已经过了上午的第一节课,到了下午上课前,又有孩子带着他来投诉了,说他打了某某某,说他拿什么东西弄疼弄疼了,于是我又把他们其他孩子支走,这是跟点点说话,看着他一脸不情愿的样子,有需要问她发生什么事了,问他有没有打同学,慢慢的我要深呼吸了一下,觉得我是否应该换一个方式呢?我对他说,现在老师已经对你有点失望了,我真的想不到你一天,竟然如此控制不住自己,我也懒得去打理了,如果我不打你,你能不能不和同学闹别扭,不要用武力去解决问题,我现在不想打你了,你好好的控制好你的心情好吗?每个孩子在你跟他是好温柔之后,他都会顺着点点头或者说一句好,这个时候你觉得谈话也就该结束了,殊不知不深不浅的谈话就像药不到病不除。总有一些,孩子在跟你谈话之后,马上,好了伤疤忘了疼,最烦恼的反反复复反反复复,总让你操碎心。
他来谈话我问,你最近是心情不爽吗?还是哪里不舒服?可不可以告诉我呢?为什么会动手?其实每一次谈话我都发现他的表情,比较镇定,闭嘴不谈,偶尔拧拧眉头,然后欲言又止,这个时候我也会不忍心去打扰他,只可惜时间不够,不是马上要上课了,就是有别的事情在打扰,所以,谈话我本身就很难静下来,现在就更难定下来去处理这些事情。
面对一个一天,被投诉三次的孩子,我真是很难去相信他是无辜的,但我也知道孩子间的打架都是双方责任的多,那平时在处理这些事的时候,我要给孩子灌输一种怎么样的思想呢……真是心有余力不足,回想早上时余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说:“你喜欢用武力来解决问题,那我也不想和你废话,我来打你好吗?”
“不好”他摇摇头说。
现在理理思路,第一个,给孩子要团结同学的思想。同学不是敌人,我们要像一家人一样生活在一起。可惜孩子太小,就算听懂了也是片面的。
第二点应该是做文明人的道理。人生在世,和畜生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懂礼貌,我们小朋友更是如此。
第三点是让孩子会站在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要会吃亏……
第四点,让孩子知道动手是很严重的后果,但并不是不让他自卫,只是是否真的到了非动手不可的地步,若不是,请将拳头收起。
孩子是知道打架就是不对,有时候吧,主持公道的人总会偏向于那个哭着的孩子,觉得哭人最委屈,觉得打了人的那一个,打得比较凶的人肯定是不哭的人,但是我现在不这么觉得,有些人他的性格使然,他就算不哭,却也是可能受到比较大的委屈,看着这张小脸,觉得这样的一个孩子可能受委屈也不会哭……
2017-12-31处理孩子矛盾是一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