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中的休闲

高考复习举一反三做减法,当然我们还有诗和远方

长长的标题,淡淡的心情,距离高考仅有一百五十天,克服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老师先静下心来,在三尺讲台上如潺潺流水,徐徐清风,娓娓道来,自会茶香四溢。诗如下:

客 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没美感的格式)

灵感一来,补充一首诗让“客怀”弥漫一下吧,只不过我在给学生板书的时候把标题改为同题的《客怀》,抖个包袱,最后再揭开谜底,并让学生赏析两个题目的异同之处。

1、 补充另一首“客怀”

雨夜

【北宋】张咏

帘幕萧萧竹院深,客怀孤寂伴灯吟。

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

1、 关键词: “客怀”“无端”“空阶雨”“一夜征人尽望乡”

2、 所谓“客怀”者,盖曰“身处异乡的情怀”,这与之前杜甫的《旅夜书怀》是一个意思,当一个人“独在异乡为异客”时,思乡之情自是难免,尤其是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季节,与“梧桐”之意象如影随形的是“细雨”,“梧桐更兼细雨,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所以,何应龙直抒胸臆写“客怀”,而张咏含情脉脉写“雨夜”,透过标题,我们可以看出都在写思乡,前诗着一“愁”字,愁绪笼罩全诗,后诗明处不写愁,只写凄风苦雨伴着孤苦之人,旅人夜不能寐,“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古有水滴穿石,今有雨滴穿心,此等苦楚“想的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的白居易懂得,“想得故人无字到,雁声远过夕阳楼”的何应龙懂得,“老病有孤舟,亲朋无一字”的杜甫也懂得,只不过,白居易、杜甫直接,何应龙委婉而已,何诗“雁声远过夕阳楼”通过一个“远”字很细腻传神地描摹出一个空等一场,无奈失落至极,最终只能目送鸿雁信使飞过远处的高楼,融入夕阳暮色苍茫之中,消失在视线里,痛在心扉里!

3、 这不仅是一首高考练习题,更是一首有远方的诗,我们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读懂了它,那么,我们现在来把玩一下,原题问道:

诗歌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那么,同学们,我们试试,从刚才的赏析入手,还可以设计那些问法呢?

例:1、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2、请从虚和实的角度赏析全诗。

3、从“情和景的关系”赏析诗歌前两句。

4、赏析本诗的语言特色(“处处”“远”“愁”)

考试复习如何做减法,如何做到我们常说的举一反三,我想,把文本读懂读透,大抵如此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周末仿佛成了最忙碌的日子,各种作业,奔波于公交车之间。 下午给学生讲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孩子昏昏欲睡,是我的原因?...
    静竟阅读 131评论 0 0
  • 2016年2月23日 开裂了。 身体已经慢慢地出现裂痕,但并没有什么感觉,也许是自己还不够关注这具身体。 在得到这...
    玛卡瑞呐阅读 434评论 0 0
  • 寻找梦域里的那颗心 山田耕夫 悄悄的 伴着谁 寻思着无边的梦域 是什么 敲了一下你的心 梦域还是那样静...
    兴安居士阅读 151评论 2 9
  • 在什么场景下会出现外边距合并?如何合并?如何不让相邻元素外边距合并?给个父子外边距合并的范例 想出现外边距合并: ...
    INTERNALENVY阅读 379评论 4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