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诊断是评估的一部分,先判断死活,分出正常和不正常,正常的又分健康和不健康,不健康有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类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不正常有神经症、重型精神病、心理生理障碍、人格障碍。判断正常和异常的标准有四个:1.医学标准。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如一个人的某种心理或行为被疑为有病,就必须找到他的病理解剖或病理生理变化的根据,在此基础上,认定此人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障碍。其心理或行为表现则被视为疾病的症状,起产生原因则归结于脑功能失调。这一标准为临床医师们广泛使用,他们深信有心理障碍的人,他们的脑部应当有病理过程存在。2.统计学标准。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段则被视为异常。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偏离平均值的程度越大,则越不正常。以统计数据为依据,确立正常与异常的界限。3.内省经验标准。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如病人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等。二是指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或异常的判断。4.社会适用标准。正常人能够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这种行为就是社会适应性行为,反之,则认为此人有心理障碍。判断正常不正常三原则:1.主客观是否一致。任何正常心理活动或行为,就形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如一个人说他看到或听到什么,而客观世界中,当时并不存在引起他这种知觉的刺激物,我们就认为这个人精神活动不正常。2.知情意是否一致。如一个人遇到一件令人愉快的事,会产生愉快的情绪,手舞足蹈,欢快地向别人说自己内心的体验,我们就可以判断为正常的精神与行为。如果不是这样,一边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诉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应,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成为异常状态。典型的强迫性神经症,也可以表现出认知与意志行为的不协调性。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一个人的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如果在没有明显外界原因的情况下,一个人的个性相对稳定性出现问题,我们就可以怀疑这个人的心理活动出现异常。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就可以说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识别精神是否正常和异常的规则叫“残余规则”。许又新教授在《精神病理学》中对“残余规则”做了详细生动描述:就一般常人而言,风俗、道德、行政和法律这四种社会规则总是特别重要,但对于识别精神障碍它们的重要性有时反而不及残余规则。
残余规则是不好概括和归类的规则,同时又是大家都不明说但却是公认为不言而喻的。
我们和人家谈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或嘴脸而不注视人家的耳朵,走路时用整个脚板着地而不只是脚趾尖或脚后跟着地,以及诸如此类便是残余规则的例子。
违反残余规则的行为使我们感到古怪,但除了这种感受以外似乎说不出更多的道理。然而,这却是辨认精神障碍的一种十分灵敏的线索。例如,有一位病人每夜改变他卧床时身体的方向,且一旦选定便整夜不变,有时他头朝西脚朝东,有时却头朝北脚朝西睡成90°的曲尺形,使他的妻子十分迷惑而难堪。又例如,一位病人到照相馆照相,坚持要把后脑袋和背对着镜头,摄影师事后不胜感慨地说,他干这一行快30年了,从来也没有见过有这样照相的,真邪门!与这些行为古怪的人进行交谈,我们照例可以发现符合精神障碍标准的心理异常或精神症状。”
简单说,残余规则就是与我们日常常识想违背的事情,比如冷静的人突然发疯,小气人突然大方起来,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