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来生,一定还会选择来到这个家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杨绛的父母,无疑便是她最好的启蒙良师了。
杨氏家族是书香世家,父亲杨荫杭,母亲唐须荌都是无锡本地人。
杨绛从小喜欢文学,如果她对什么书感兴趣,父亲就把那本书放在她的桌子上,但如果杨绛长期不读,那本书就会不见了。这等同与谴责。
父亲就这样顺其自然的教育方法,把杨绛培养成了兴趣广泛和深厚的素养才女。后来杨绛在东吴大学念书,面对分科时的选择有些犹豫不定。为此她向父亲求教。
“我该学什么?”她问父亲
父亲则回答:“没有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父亲开导他,喜欢就是自己性之所近,就是最相宜的。有了父亲的这番话,杨绛内心释然,也让杨绛在以后的求学路上深深埋下了文学的种子。
从此也造就了文学史上的传奇女子。
2.对的时间,遇上最美好的人
“遇见你之前我没有想过结婚,遇见你之后我结婚没有想过别人。”
这是钱钟书和杨绛之间的遇见,他们在最美的时间里,遇上了最合适的人,对于彼此而言,都是此生莫大的幸运。钱钟书这样形容初见时的杨绛:
缬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
不知靧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
赞她宛如蔷薇,清丽脱俗。而钱钟书留给杨绛的印象则是“蔚然而深秀”。
在第二次见面时,钱钟书第一句话说的就是:“我没有订婚。”因为当时清华疯传他在老家已经订婚,一向不屑争辩的他,这一次为了杨绛主动澄清。
而杨绛对他的回复则是:我也没有男朋友。
从此两人情窦初开,爱意萌动。更有了对彼此的深深的好感。两人开始鸿雁传书,信越写越勤,直到有一天,杨绛发现自己真的陷入爱河了,而她心甘情愿的乐在其中。
两人结婚后,在那段不负光阴不负卿的流金岁月,他们把生活过成了诗,读读写写,悠然自得,把人生的智慧,流泻于指尖,跃然于纸上。他们的爱情经得起风花雪月,耐得住柴米油盐。
两个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便是对爱最好的诠释吧。
3.执笔一生,只为所爱
如果说钱钟书是杨绛一生的爱人,而文学绝对称的是杨绛一生的“恋人”,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不尽相同。
《称心如意》《弄真成假》《洗澡》《干校六记》《将饮茶》《走到人生边上》……
或喜、或悲、或讽刺、或平淡……
她文笔清淡,文哀而不伤,倾注了对那个时代人和事的情感,给人无限慰藉和对生命的希望。
最让人动容的应该是《我们仨》了,女儿钱媛与丈夫钱钟书的相继离去,让杨绛悲痛万分。
一家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玻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这样的话说得令人痛心至极。
4.世间再无女子可称先生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在杨绛晚年的生活中,她一如既往的读书,写作,直至生命的终点,终于去寻找与女儿、丈夫相聚的归途了。
她走后,世间再无女子可称先生的传奇了。
她的优雅、才情依旧在这尘世轮回中,静静流淌,不曾相忘。她静的像一副画,身处乱世,却能做到“心远地偏无喧嚣”,她像画中人,淡然看人间。更像是深谷幽兰般的女子,在岁月里温暖如初。
走好选择的路,别选好走的路,你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
花开花落总是尽力绽放到最后一刻,不因花期的长短而有所懈怠。世间的温暖在于不辜负,过好这尘世的每一天。
人生来去太匆匆,我们能留下的,也只有永远的岁月回忆。生命只有一次,每一寸光阴都是限量版,有梦就去追,去做想做的事,去成为想成为的自己。日益努力,而后风生水起,纵然人生实苦,也绝不低头认输。
在有限的人生中努力奋斗吧!至少待我白发苍苍时,扪心自问,而我不曾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