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东关老街是指大连市北起鞍山路、南至黄河路,西起市场街、东至北岗桥这一区域。
作为百年前中国北方城市的民国建筑群,东关街区规划体系完好,注重人性尺度空间设计,街道高低起伏,建筑内民居和公共建筑穿插合理、错落有致,民国风格鲜明,应该是中国现有面积最大、最有特色、体系完整的民国建筑群。
早在大连建市初期,东关街就已经存在
1905年,日本人强行把南山附近的1.4万中国人迁到这一地区,在无形中推动了这一带的迅速发展,到了上世纪30年代,这儿的人口几乎占大连市的一半,商家、居民数量增长迅速,商户也已超过2000户,成为大连市中国人聚集区最繁华的商业街,并诞生了众多的大连之最。其中有1906年创办的第一座彩票局,宏济彩票局;国人在1908年4月兴办的第一个善堂,宏济善堂;1908年的大连第一份中文报纸,《泰东日报》;建于1909年的西岗市场,它是大连地区最早的市场。从上述几个大连之最可以看出,当时的东关街却实风光无限。
走入东关街,沿着窄窄的略有起伏的街道慢慢前行,镜头中一座座陈旧、斑驳的老屋缓缓的映入我们眼帘,它们或为平房,或为二至三层的小楼,多为红砖、灰瓦、木窗建筑样式,每一座都有着自己的造型特点,但叫人有些遗憾的是它们大多都因年久失修,处于摇摇欲坠的危房状态,有的已经坍塌成为永远的记忆,除了不远处老式电车行驶而过所发出的咣当咣当声响,还偶尔叫人有一种穿越的感觉外,其它像昔日繁华的小岗子市场、热闹的大街,还有那些占据了很多“大连之最”的老店,统统成了这座城市的昨天。
东关街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是它的老旧建筑所发出的强烈历史信号外,就应该是那里的孩子了,而孩子们给我印象最深的应该是他们的天真、善良、纯朴和快乐。这里的人们生活并不富裕,都是一些从事小本买卖或外来打工的人群,大多都是租住在这里,日常生活非常简单,日用设施非常简陋,多多少少有一点被社会遗忘的感觉,但这些并不影响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因此,是大人们的良好情绪和状态带动了这里的孩子。
对于任何一个土生土长的大连人来说,东关街已不仅仅是一条老街,它代表着大连的一个重要区域和一段特别的历史,它更代表着大家的一份浓浓乡情。东关街就似一块古朴厚重、纷繁深遂的老玉,镶嵌在现代新潮的大连市,悬挂在每一个大连人的心中,它静静的等待着人们去抛光打磨、设计规划、重新认识。 我真的希望,这里的人们和这里的建筑一样,都能够不被社会所遗忘,找到各自的历史定位,让这里的人们走出斑驳和陈旧,开始崭新的生活,让这里的建筑修旧如旧,焕发出昔日的光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