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豫了10多天,要不要写这个主题。
迟迟没有下笔,是担心自己有所误读。
虽说观影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但一部影片的好坏还是有一个基本的标准。
身边的朋友说看完这部影片哭成了狗,网上更是一片叫好声。是我自己的问题吗?
又看了两遍这部片子,还是忍不住想吐槽一下。
9.0分是什么概念
我不是认为何以为家不好,而是认为它没有普遍评价的那么好。
我认为这是一部8.0分的电影。
有8.0分就已经算好电影了,我写影评的选片标准之一,就是在我心里这部影片要够8.0分。
但是何以为家的豆瓣评分已经高达9.0分。
我知道豆瓣的评价不代表影片的好坏,但打分人数众多的评分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大众的评价。
豆瓣9.0分的电影是什么概念呢?当然,我主要指打分基数足够大的影片。
比如怦然心动、摔跤吧!爸爸、当幸福来敲门、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闻香识女人等等。
从整体来说,何以为家比得过哪一部呢?
连那么经典的美国往事,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和一流的配乐,都只有9.1分。
我知道很多人看何以为家看哭了,但让人落泪并不是优秀影片的充分条件。
一部影片让人哭的原因有很多,可能因为题材,也可能因为导演的煽情,或者故事本身很感人。
看何以为家哭成狗的观众大概分两种。
一种是泪点低,心肠特别软。看到那么悲惨的生活就忍不住掉眼泪,不管看过多少次类似的苦难还是不能免疫。
另一种是看过的这类报道比较少,在电影上看到有冲击感,瞬间就被感动了。
摇晃的镜头
我看完这部影片几乎没什么感觉,除了觉得小男孩赞恩实在太有天赋、太可爱。
不是我冷血,而是影片所有的内容完全没有超出我之前的认知。
关于世界贫民窟的报道和叙利亚难民的报道简直铺天盖地,他们是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他们有什么样的悲惨人生,在看影片之前我都清楚。
影片在内容上没有提供任何新鲜的东西。
在技术上也同样有问题。
导演说这基本是部半记录片,除了她自己演的律师,没有专业演员,都是本色出演。
但毕竟这实际上是部电影,里面不应该有太多摇晃的镜头。
特别是赞恩追他被带走的妹妹那段,据说是小男孩自己临时发挥的,所以摄影师跟着跑,拍得很摇晃。
如果是记录片,这会带来真实感,但如果是电影,这是技术上的不足。
不是说电影镜头不能摇晃,而是摇晃是有目的的,比如表现恐惧、颠簸、流离等等,但何以为家中很多摇晃是不必要的。
莫名其妙的爆发
在讲故事的手法上同样有些问题。
本来小男孩起诉父母,因为父母生了他,这是个很吸引人的情节。但影片似乎只用它作了一个噱头,小赞恩和父母的矛盾仅仅作为开头引出故事。
故事中间讲得很精彩,小赞恩和婴儿约纳斯太出彩了。
在影片的后半段,导演应该是计划让矛盾爆发,在法庭上精彩碰撞,从而有一个戏剧的小高潮。
但赞恩母亲那段演讲般的情感爆发铺垫得不够,前面似乎没有什么镜头表现母亲哪怕有一点点母爱的挣扎。
不管是让儿子卖苦力给家里挣钱,还是把女儿早早地卖掉为家里换钱,母亲都是麻木的。
她会去监狱看儿子,还会给赞恩带吃的,这本来是可以表现更多的情感的。
像婴儿约纳斯的母亲,每个观众都能感受到她有多爱自己的儿子。
但对于赞恩的母亲,影片中更多表现的是麻木、无知和狠心。所以赞恩才恨她。
即使赞恩最终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卖了约纳斯,他还是没有理解自己的母亲。
赞恩卖了约纳斯的痛苦和难过,他的母亲在整部影片中表现过吗?
这样一个母亲,居然在法庭对律师喊:“要是杀人放火能让孩子们活下去,我早就干了。他们都是我的孩子,轮不到别人指责我,那是我的身上掉下来的肉。听到了吗?”
抱歉,我实在感受不到她的呐喊。虽然演员这一段的表现很好。
因为这条情感线没有处理好,所以开头赞恩起诉父母的矛盾没有很好地激发出来,显得张力不够。
模糊的背景
在思想上,影片似乎只想表达表面的东西,不触及到任何背后的问题。
影片中,赞恩应该是黎巴嫩人,住在贝鲁特南部的贫民窟。
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之后,虽然又经历了一些冲突,但经济整体上来说走向了良性发展,去年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和中国差不多,并不贫穷。贫富差距是大,但肯定不如美国的大。
黎巴嫩是一个多种宗教共存的地方,是中东最西化最自由的国家,女性地位也并不低。
影片中也提到,贫民窟的孩子有受教育的途径,不仅免费学校还发东西。
那么,赞恩的处境只是因为他父母的愚昧和自私吗?这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
赞恩家为什么所有人都没有身份证明?是自己不去办还是国家不给办?
造成赞恩们这样贫穷苦难生活的根源到底是什么?
是难民的冲击?是以黎冲突的影响?是历史的遗留?是制度的问题?是政策的原因?
导演好像想讲很多问题,却没有一样深入地讲明白。
影片中用一两句话或者一两个镜头就能交待的背景,完全没有涉及。
或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一定要在社会制度上深入,导演只想讲一个人的人生片段,同样是个好故事。
问题是,如果单从赞恩个人人生片段的角度来看,影片的表现同样不够深入。
赞恩是一个聪慧有天赋的孩子,所以他才不会像其他人那样麻木地活着。那么小且没有受过教育的他已经会思考甚至反思自己的生活。
但是影片并没有过多着眼赞恩的成长和他的与众不同,而是把他放在社会背景下,展现他的生活。显然导演更想表现的是社会问题。
却只给了我们模糊的社会背景。
那灿烂的一笑
既然这部影片从内容的丰富度,到技术和表现手法的成熟度,再到思想的深度,都有些问题,为什么我还会觉得它是一部值8.0分的好片子?
整体来说,导演的故事讲得是不错的,所以会有很多人被感动。
而且导演并没有刻意用阴暗压抑的画面表达他们的苦难,整部影片色调都偏明亮,这种冷静客观讲述的感觉更能打动人。
导演费了很多心思,完全不用专业演员,里面是真实的人生,真实的苦难,真实的监狱,所以有真实的冲击力。
更重要的一点是,导演找到了赞恩,这个极具天赋的小男孩,实在太有灵气,太有悟性,外表还那么好看可爱。
赞恩给影片增色了很多。
特别是影片的最后,听到给他拍的是护照照片,赞恩慢慢绽开了一个笑容,像太阳逐渐穿过云层,突然间光芒万丈。
烂番茄给何以为家评的新鲜度是89%,差不多相当于豆瓣的7.9分。
就影片本身来说,这是一个更合理的分数。
但因为赞恩这一笑,我觉得分数可以再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