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虐待倾向
当神经症患者陷入绝望之井后,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尝试,以便让自己强撑下去。如果他的创造力没有被摧毁殆尽,他会将精力用在能让他收获成就感的事情上,并以此来应对残酷的生活。他或许会投身宗教活动,或许会忙碌于某项集体活动。虽然他不会投入太多热情,但也不会对工作造成破坏,所以他所做的事,还是有价值的。
还有些人,为了适应特定的生活模式,放弃求索,不再赋予生活意义,只是麻木地尽到自己的责任。对于这样的生活,约翰·马昆德在《时间太少》这本小说中有过描述。埃利希·弗洛姆也将这种状态与神经症做了区分,他将其描述为“有缺陷”的状态。但在我看来,正是神经症造就了这种状态。
还有些患者将自己边缘化,放弃人生抱负,以及生命中的大事,只想撤退到生活的边缘,蹭得一星半点的乐趣。他可能会从某个嗜好或者偶尔的享乐中,暂时满足自己的渴求,比如吃饭、酗酒、穿戴,或者在性生活上放纵。他已经无法从稳定的事情中获得成就感,只能寻找短暂的刺激,随波逐流,最终消磨掉对于生活的全部期待。嗜酒如命,就是这类患者较为严重的表现,查尔斯·杰克逊在那本著名的《失去的周末》中,对此描写得十分到位。我们或许可以探讨这样一种可能:患者这种无意识的精神垮塌,会不会在生理上造成恶果,比如患上肺结核与癌症这类慢性疾病?
绝望的结果,会导致患者破坏欲和攻击性的增强,为了在心理上获得补偿,他们会假装生活一切如常,却无意识地虐待别人。我认为,这就是虐待倾向的心理机制。
弗洛伊德把虐待倾向视为人的本能,因此,很多治疗师将重点放在了“倒错虐待”上。治疗师的确看到了患者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虐待倾向,但却没做严格的区分,就将一切自我肯定的行为或攻击他人的行为,都视为是虐待倾向这一本能的变形或升华。就拿追逐权力来说,这确实可能是虐待倾向的暴露,但如果它的前提条件是为了生存而竞争,就与神经症没有关系。如果在分析过程中,缺少精准的区分,就不知道什么是虐待倾向,什么又不是,只能完全靠个人的感觉,而这是无法帮助我们进行观察的。
比如,仅仅凭借“伤害别人”这种行为,是无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虐待倾向的。当一个人处于大范围的斗争环境中时,有时不仅要伤害敌人,甚至还有可能要伤害队友。对于他人的敌意,他不过是采取了被动还击。一个人在感到自己受了惊吓或伤害的时候,是想要加倍奉还的,尽管从客观上说这种还击可能是过激的,但主观上,他会认为这种还击理所应当。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也容易被蒙蔽,因为“理所应当”也可以作为幌子,掩盖住真正的虐待倾向。虽然想将这二者泾渭分明地区分开确实很难,但却不能因此否认正当还击反应的存在。还有一些攻击型人格长期处于战斗状态,但他认为这是生存所迫,我不准备将这种行为也放在虐待的范围内。尽管受攻击的人确实被伤害了,但伤害并不是行为的目的,只是战斗衍生出的结果。简单说,他的攻击行为虽然也有敌对性质,但是施加者并不是为了从伤害别人中得到满足,其初衷也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变态的心理需求。
作为对比,接下来我们研究一些常见的虐待心态。那些对虐待倾向不加掩饰的人,尽管并没意识到自己正携带着这种倾向,却依然能给我们提供清晰的范本。在下文中,如果我说到了“虐待狂”,那说的就是那种对别人有着显著虐待心态的人。这类人对奴役别人,有着强烈的需求,尤其表现在奴役自己的伴侣上。他和被奴役的一方,就像是主人和奴隶,他会挑选一个毫无理想、感情麻木、习惯被动的人,而且对于主人从无要求。患者会按照自己的意愿对受虐者的整个人格进行塑造和调教,这也是他虐待倾向的表现,就像希金斯教授塑造伊丽莎那样*,(******作者注:萧伯纳《皮格马利翁》一剧,电影改编版为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窈窕淑女》。******)本质上就是一种虐待行为。有些时候,这种塑造也能发挥出建设性的作用,比如父母教育孩子,教师教育学生等,当施虐者比对方更为成熟的时候,甚至可以在性关系中起到积极影响。在同性恋中,如果双方存在一定年龄差,这种施虐和受虐关系也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话虽如此,但只要处于“奴隶”的一方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或者开始自己结交朋友,甚至想自己成长的时候,另一方就会显露出丑恶的一面,嫉妒感衍生出强烈的占有欲,不仅他自己备受折磨,还会因此去折磨做自己的“奴隶”。虐待狂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把对“奴隶”的控制,视为比自己生活还要重要的事。他宁肯工作懈怠,宁肯放弃其他社交行为带来的快乐和益处,也不能允许受虐方脱离自己的束缚。
虐待狂奴役伴侣的方式大致相同,特点鲜明,这是由双方的性格结构决定的。虐待狂的第一个特点是,为了能让受虐者愿意将这种关系维持下去,会给予对方一定的恩惠,比如满足对方的一些要求,当然,从精神层面来说,这仅能达到对方的心理底线。但虐待狂会不断给对方洗脑,让自己所给予的这一丁点,似乎珍贵得无人能敌。他会告诉对方:除了我,没人能这么理解你、支持你;没人能给你这么愉悦的性生活;没人能给你提供这么多的利益和好处;甚至,除了我,根本没人能忍受你。然而同时,为了让伴侣离不开自己,虐待狂还会描绘美好的前景来诱惑对方。比如会明示或暗示,自己会和对方结婚,会爱对方一辈子,会在经济和感情上给予对方更多,有时候,还会信誓旦旦自己离不开对方,从而让对方高兴。虐待狂通过占有欲和贬低伴侣,将其成功地分隔于世人之外,这样一来,他的一切策略就更能发挥作用。如果受虐一方对他完全依赖,虐待狂就会经常以分手作为威胁的手段。除此以外,他威胁对方的手段还有很多,各有特点,我们会在后面分别讨论。如果不把受虐者的性格特征考虑进去,我们无法理解为何会有这样的关系存在。受虐者往往属于服从型,他们害怕自己被抛弃;也可能,他们因为压抑了自己的虐待倾向而感到无助,关于这一点,后面再进行论述。
这样的关系很容易让双方过度依赖,从而形成怨侣。如果虐待狂本身还有一定的隔离倾向,多少会因伴侣对他的依赖而感到不满,会认为自己花费了过多心血在对方身上,而对方只知道一味消耗他。他从未意识到,正是自己造成了这样剪不断、理还乱的局面。这种时刻他常常会宣称要离开,一方面是确实内心充满了不满和恐惧,另一方面也想借机更好地控制对方。
不是所有虐待狂都渴望奴役他人,还有一类虐待狂,主要表现为玩弄对方的感情。他们由此感受到的快感,如同乐师玩弄乐器。索伦·克尔凯郭尔在《引诱者日记》这本小说中,就描述了这样的一个人,他对自己的生活其实早没了热情,感情游戏成了让他痴迷的兴趣。他知道自己该什么时候热情,什么时候冷淡,他能细致入微地观察,甚至预测到女性对他的反应。他不但能找出方法激起对方的情欲,还知道如何将情欲遏制住。他从来不关心自己的行为会给女性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只关心自己在这种虐待游戏中玩得尽不尽兴。克尔凯郭尔故事中的这种费心算计,在现实生活中更多是无意识出现的。然而所有这方面的诡计都拥有同一特点:褒赞与贬低,吸引与排斥,快乐并痛苦着,沉醉并绝望着。
虐待狂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他们总是自私地利用着伴侣。利用不仅表现在虐待方面,还表现在想从对方身上捞得好处。但这种好处通常只是镜花水月,而且就其价值来说,根本不值得自己花费如此大的心思。不过,对于虐待狂来说,利用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嗜好和渴求,会令他无比兴奋。重要的是那种体验──感觉到自己占了他人上风的那种胜利的快感。这和真的占到了便宜一样让他兴奋不已。虐待狂总会让对方处于受支配的位置,然后向对方提出不断升级的新要求,如果对方没能满足自己,他就会想办法让对方产生羞愧和负罪感。换言之,虐待狂会找各种理由,让自己感到没有获得公正对待,以此将自己的不满合理化,并理所应当地对受虐者提出更多要求。即使他们获得了满足,也不会感谢对方。
易卜生在《海达·高布娜》一剧中,对此就有生动的描写,而且在剧中,我们还能看到虐待狂是如何一边伤害别人,一边让对方满足自己的要求。这些要求可能涉及任何方面,比如物质、性、事业上的帮助;也可能是要求受虐者将全部身心交给自己,对自己时时刻刻关注,随时随地顺从。施虐者千方百计、花样翻新的要求,其实是为了利用受虐者来填补自己空虚的生活。在海达·高布娜身上,这一点得以清晰体现,她觉得日子枯燥无趣,于是不断寻求激情和刺激,像吸血鬼一样从对方身上汲取感情,来滋润自己的生活。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需求,但虐待狂对他人肆意利用的根本原因,很可能就发源于此。
如果我们能知道,虐待狂有着一种挫败他人的倾向,就更能看其利用他人的行为。虐待狂并不是不愿意给予,吝啬并不是他们的特点,他们反而会在某些情况下异常大方。虐待的一个典型特征,是虐待狂在潜意识中对于挫败他人、打击他人、让他人失望有着生猛的需求。如果他看到受虐者获得了满足或喜悦,就会非常愤怒,并会想尽办法毁掉对方的快乐。比如,如果对方想和他见面,他就会故意显得不耐烦;如果对方想和他亲热,他会反应冷漠,甚至不举;任何具有积极肯定意味的事,他都不会做;他处处流露着犹豫,制造出压抑沉重的氛围。英国作家阿尔德斯·赫胥黎的一段话,对这类人做出了精妙的注释:“它枯萎而干瘪,身体内充满了黑如墨汁的腐液。他不用做什么,仅仅活着就够人受的了!”他还说:“这是一种精心装扮过的野蛮权力!这是一种穿着文明外衣的残酷欲望!这是一种让人震惊的旷世之才!他的阴霾影响如此之大,哪怕最高的兴致、最大的快乐也会因它而挫败、窒息!”
除了上面那些特点外,虐待狂还有一种想要贬损和羞辱他人的倾向。他把戳别人的痛处、挑别人的毛病、寻找别人的弱点作为人生乐趣。他知道如何通过直觉揭短,更知道如何通过直觉贬低羞辱别人。他会将自己的行为进行合理化处理,解读为性格坦诚、为别人着想。在他看来,他是因为对别人的能力和品行担心,才会这么做,但如果有人追问他这种担心是真是假,他则会感到慌乱。患者的这种倾向在外化作用下,确实会体现为担心,他会说:“要是那个家伙靠得住,我怎么会担心呢?”他的担心,是因为他从心里就看不起对方,哪怕在他的梦里,对方也只能变成老鼠、蟑螂之类让人厌恶的形象。他在梦里都如此藐视对方,心底怎么可能不对其充满担心和疑虑呢?虐待狂能感觉到自己对别人满怀担心,却不知道不信任的源头,是他对别人的蔑视。更确切地说,这既是虐待狂的一种倾向,更是他喜欢盯着别人短处看的怪癖。对于别人的问题,他会特别挑剔;对于自己的问题,他则通过外化作用,将责任转移到别人身上,然后认定罪在对方。举例来说,如果别人因为他的言行而焦躁不安时,他会留意到这种反应,并鄙视对方,认为是小题大做。如果受虐的一方没有将想法和盘托出,他又会生气地指责对方不坦诚,或怒斥对方有见不得人的秘密。如果受虐方依赖他,他会反感,却不会反省是自己把对方变成了这样。虐待狂不仅通过语言刺痛对方,还会通过行为将蔑视进行下去,比如带有侮辱性的、不正常的性行为。如果虐待狂的这些行为遭到了反抗,或者自己反而受到了羞辱,他会不由自主地发怒,认为自己受到了别人的侮辱、利用和压迫。这时,无论自己怎样折磨冒犯他的人,都不为过,比如凶狠地殴打、踢踩对方,恨不能让对方死无全尸。他即便能压抑自己这些疯狂的虐待冲动,然而,内心的紧张会让他很快进入一种极端惊恐的状态中,或影响到他的身体功能。
到底是什么样的迫切需求,使得虐待狂表现得如此残忍?虐待倾向的作用到底是什么?首先要知道,关于“虐待狂都是性变态”的假设是错误的。当然,性行为确实可以表现出虐待倾向,然而绝大部分的病态倾向都有着一条共性,那就是患者的态度都会在性方面有所体现,它同样也会体现在他们的工作、说话、走路姿势和书写笔迹中。
还有一个事实不能忽略,那就是在虐待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某种喜悦和亢奋,就像我多次说过的那样,会伴随一种销魂蚀骨的激情。然而我们不能就此认为,这些喜悦和兴奋就都是性欲,这和说“一切冲动都是性冲动”一样错误,没有任何证据能表明这样的一概而论存在道理。从现象学的角度说,性兴奋和虐待的兴奋从本质上就是截然不同的。
有个很有吸引力的说法是,认为虐待冲动是幼年时期虐待倾向的延续。之所以会这么说,是因为幼儿总会欺负小动物或比自己更小的孩子,并表现得乐在其中。如果只看到表面的相似,有人自然会相信虐待冲动来源于幼年时期的残忍本性。然而现实却不是这样,比起孩子简单的残忍,成年人的虐待倾向另有特征,是不同类别的虐待倾向。孩子的残忍通常是单纯的应激反应,是对于压抑与委屈的反馈,他们通过欺负比自己弱小的对象满足报复心理,并肯定自己。而成年人的虐待倾向不仅性质复杂,根源也错综复杂。所以,上述论调虽然看似有理,但就像用童年阴影来解释成年后的反常举动一样,有个问题是不能回避的:是什么让幼年的残忍一直延续并不断发展?上面的那些论调,不过是些一孔之见,只看到了虐待狂的某个方面。一种只看到性欲,一种只看到残忍,甚至没有对这两方面做出合理解释。而埃利希·弗洛姆给出的解释,也是存在缺陷的,他认为:虐待狂是无法独立生活的,所以必须利用受虐者来建立一种共生关系,所以,他不会真的摧毁他所依赖的伴侣。弗洛姆的观点比很多人都要靠近真相,然而却无法解释,为什么患者偏要将自己与别人的生活搅在一起,患者又会采取哪种特定方式来干预对方。
既然我们把虐待倾向视为神经症的症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不该是解释症状,而应该尽力去了解产生出这种症状的人格结构。当我们站在这个角度看问题时,会清楚地发现,只有认为自己的生活毫无意义的人,才会出现明显的虐待倾向。在人们利用临床检查手段发现病症之前,诗人们早就依靠直觉发现了病症后潜藏的状况。在海达·高布娜与她的引诱者身上,任何理想和抱负都不存在,自己的言行也毫无意义,生活处于没有指望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如果无法通过妥协来寻找出路,就只能通过憎恨一切来寻找退路。他会认为自己被人排挤了,而且在交锋中永远是失败的一方。他会开始憎恨生活,憎恨生活中一切积极、向上的事物,这憎恨带着熊熊燃烧的嫉妒,像一个人对心爱宝物可望而不可得时的煎熬。发出嫉妒的人对生活充满了愤怒与失落,他认为是生活抛弃了自己。
尼采将这种状为“Lebensneid”,意思是“生活在嫉恨中”。他看不到别人也都有各自的不幸,认为当自己饥肠辘辘的时候,其他人都在吃盘子里的肉——“他们”在享受爱情、创造力、喜悦、舒适和安全的归宿……他仇恨“他们”的一切快乐和幸福。认为自己感受不到的幸福和快乐,凭什么“他们”就可以感受?
在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小说《白痴》中曾这样写道:他不能允许他们那样幸福,他必须要把这幸福踩在脚下。小说中那位患有肺病的教员,充分体现出了这一点,教员向学生的点心吐口水,把面包捏成碎渣而欣喜若狂。这是一种出于嫉妒的报复心理而做出的有意识行为。但在虐待狂身上,这种打击别人快乐和挫败别人兴致的行为,则是隐藏于无意识中。但就其目的来说,与那位教员一样卑劣,都是要将自己的不幸转嫁到别人身上。他希望知道倒霉的不是只有自己,所以如果看到别人和自己一样因为失败而堕落,心情就会舒畅不少。他还有个缓解自己蚀骨般嫉妒的方法,而且很精于此道,甚至能让最善于洞察人心的人也被蒙蔽,这就是“酸葡萄”策略。因为他把嫉妒埋藏在内心深处,所以他察觉不到自己的嫉妒,当在别人身上看到嫉妒时,还会不留情面地嘲讽。他总是关注生活中痛苦、丑恶和沉重的一面,这一方面体现了他所承受的痛苦,另一方面说明他很想借此证明自己能抓住任何生活细节。这种心态让他时刻处于挑剔别人、贬损他人的状态中。比如,看到一位美女,他会拼命寻找对方身上的缺陷;进入一栋房子,他会关注某个颜色或家具是不是和环境格格不入;他会在一份出色的报告中不断挑错。而他还会对别人生活中的差错、性格中的问题和不纯动机分外介怀。如果患者是个能言善辩的人,会将自己的这种倾向,说成是对不完美的事情特别敏感。
患者嫉妒的心态,会通过这种策略得到一定的释放和缓解,然而他对别人无处不在的贬损,会让他不断产生更多的失望和不满。如果他没有孩子,他会觉得自己的人生不够完整;如果他有孩子,又会感到自己被这重大责任压得透不过气。如果他没有性关系,他有一种被剥夺权力的感觉,并且开始担心压抑性欲会带来危害;如果他有性关系,又会感到羞耻,认为和低等动物没什么差别。如果外出旅游,会一路叨唠自己哪里不满意;如果他只能待在家里,又会认为足不出户的日子让自己脸上无光。他认为是别人辜负了自己,所以自己有充分的理由向别人表达失望,然而他并没意识到,自己长期不满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内心,所以即使别人满足了他的要求,他依然会欲求不满。心中嫉妒、贬损他人并由此滋生出的不满,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虐待倾向做出解释。由此也就明白了,虐待狂为什么一定要万般挑剔,给人伤害与挫败,并且不断要求对方满足自己了。但我们要先了解患者的绝望状态及其后果,才能理解他之所以如此消极待物,否定他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全是绝望引发的结果。
虽然虐待狂连人性的底线都没达到,但他心中依然有一个崇高的理想化形象。我们之前讨论过这类人,他会因为自己无法达到理想化形象而灰心,于是有意无意地破罐破摔,在卑劣的行为中体会虐待带来的快意。然而这无疑会让理想化形象与真实自我之间的裂缝越来越大,他会觉得自己无法被治愈,也无法被原谅。随着绝望的加深,他的行为会更加残忍、疯狂。一个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再失去的人,会在肆无忌惮的恶行中飞速堕落。只要这种状态没有改变,他就不可能为自己建立起新的、有积极意义的态度。如果治疗师没了解到患者的这一点,只想着如何提高患者的积极性,那么所有努力注定徒劳无功。
患者对于自己的厌恶,会发展到连他自己都不能正视的地步。为了不让自我厌恶伤害自己,他会将已经很厚重的伪装不断加固。别人的一句批评,一点忽视,或没有给予他特别关照,都会让他感到自卑,他将这些视为不公正的待遇,而拒绝接受。为了不自我攻击,他将自卑外化,将责备、侮辱和排斥的矛头对准别人,以此作为自我保护的方式。可实际上,他越是藐视别人,自卑感也就越强,心理就越绝望,最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前面举过的例子中,女患者指责丈夫犹豫不决,而当她意识到,这实际上是出于对自己左右摇摆的不满时,她愤怒得想将自己撕成碎片。
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有虐待倾向的人一定要不遗余力地诋毁和改造别人。因为他遵循着这样的心理逻辑:自己达不到理想的目标,所以希望自己的伴侣可以达到。他用自己的愤怒强迫对方达到目标。如果伴侣没有达到,他就会无比愤怒,并将愤怒发泄到对方身上。有时候,虐待狂也会扪心自问:“我为什么偏要干涉他,让他自己做决定不好吗?”但由于内心的冲突,并且已经被外化,所以这种理性的想法并不会变成行动。他常常把施加在伴侣身上的压力,合理化为“爱”,或希望帮对方实现“成长”。但不用多说,我们也知道这绝非是爱,也不是真的想要尊重伴侣的天性,而帮助其成长。施加在受虐者身上的,实际上是虐待狂自己无法完成的计划,也就是他自己的理想化形象。出于自己内心的自卑,患者总是打着“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的旗号去改变别人,这让他们总觉得自己事事有理,更加自以为是。
虐待狂症状中还有一个更为显著的特征,那就是每个毛孔都散发出报复心和怨恨感。当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内心挣扎后,就能对其进行更好的理解。他们必须事事都赖别人,才能将强烈的自卑感从内心驱赶出去。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做事占理,所以一旦出错,必然错在他人,而他们自己只是被连累。还因为他们没发现失望的根源在于内心,所以会认为是别人破坏了他们的人生,别人必须承担责任,必须补偿自己,必须承受责备。而这扼住了他们内心的宽容和同情,他们会想:是别人毁了我的生活,还过得比我快活,我凭什么宽容别人?
对于个别“伤害”了他们的人,他们能明显感到自己心中涌动的报复欲。其实患者不知道,这种报复欲并不是偶然产生的,而是报复倾向已经渗入了内心,成为了他们人格的一部分。在对有虐待倾向的人做出一番了解后,我们会发现他们是这样的人:他们觉得自己被人们抛弃了,无法摆脱不幸的命运,索性胡作非为,将愤怒盲目发泄到别人身上。我们已经知道,患者是为了缓解自己的痛苦,才将不幸强加于人,但这并不能解释清楚全部的理由。只用破坏性倾向,还不足以说明虐待行为到底为何如此让人欲罢不能,必然还会有些特定的好处。对于一些虐待狂而言,这个特定的好处,才是驱使他们如此表现的原因。我们这里说的似乎和之前的理论——虐待行为是绝望的产物——相互矛盾。一个绝望的人,怎么会还抱有某种希望呢?并且是以这样偏执而狂热的形式?当我们从虐待狂的主观意识上去看,会发现通过贬低他人,他不仅让极具破坏力的自卑得到了平复,还让自己产生了优越感。插手别人的生活,能让自己得到满足,更能让他在这样的替代中,找到生活的意义;当他游戏于两性关系时,用别人的感情,补偿了自己生活的空虚,这让他感到人生不再贫瘠;当他挫败别人时,他有种凯旋的喜悦,这让他忘掉了自己曾经的绝望和失败。这种通过胜利来报复别人的快感,也许就是他最强大的动力。
同理,他所有的追求,都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快感和激情的渴望。对于心理健康、内心平衡的正常人,不需要靠这些来刺激自己。越是成熟的人,越不会关注这些。但有虐待倾向的人,其内心除了愤怒和好胜心外再无他物,其他的感觉早已被压制住了。他如行尸走肉,必须用些猛烈的刺痛,才能确认自己还活着。还有一点至关重要,他在与别人的虐待关系中,会体验到一种力量感和强大感,这可以进一步强化他无意识中无所不能的感觉。患者在治疗中,对于自己的虐待倾向,会经历几次明显的态度转变。当他初次意识到这种倾向时,会产生自我批评的态度,对这一倾向予以排斥,然而,他的排斥并不是真心实意的。他只是在口头上迎合一下大众通行的标准罢了。他或许会在一个阶段内自我厌恶,然而到了后来,当他都想要放弃虐待倾向的时候,却又舍不得了,认为自己将要失去的东西无比重要。这时,他才开始意识到,原来自己会因为能对他人为所欲为,而感到充满快意。他会对治疗过程有所担心,害怕通过心理分析,会证实自己是个卑微的弱者,所以,患者会在分析中衍生出进一步的担忧:担忧一旦失去这种利用他人、满足自己需求的权力后,自己就会陷入绝望的境地。他也会很快意识到,虐待行为带给自己的力量感和强大感不过是个赝品,但由于他认定自己无法获得真正的力量,所以即便是赝品,他也会觉得弥足珍贵,不愿意放弃。
当我们看到这些所谓的益处的实质的时候,就能明白,我们说绝望的人也会疯狂地追求某个目标,与前面的论断并不矛盾。因为患者想要的只是个赝品,他希望获得的不是真正的自由,或真实的自己,那些构成他绝望的要素依然纹丝不动,所以他并没能力改变什么。
成为虐待狂,意味着他的生活充满了攻击欲和破坏欲。他以这种方式得到的感情,注定是个赝品。然而对于一个十足的失败者而言,这是他唯一能采取的方式。他不顾一切地追求目标,实际上是一种绝望的表现,因为他已经失无可失,只能从别人身上强行索取。从这层意义上说,虐待狂的追求,也有一定积极意义,是一种在绝望中向别人索取补偿的努力。而他之所以如此狂热,是因为在挫败别人的时候,他能暂时忘记自己的挫败和绝望。但由于强烈的攻击性和破坏性,他的追求也必然会给他带来消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两点:自卑和焦虑。
在绝望地追求中,他的自卑感会越来越深,深入骨髓,这一点我们已经说过。而另一个同样重要的影响是,引发焦虑。一方面,他害怕受虐者会对自己进行报复性反击,害怕别人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他的概念中,如果自己不时刻处于进攻状态,就会落人下风,对方逮着机会,就能整垮他,所以,他必须时刻警惕,焦虑不安地盯着对方,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另一方面,在潜意识中,他又会戴上光环,确信自己无懈可击,具有神圣的不可侵犯的安全感:他不会有弱点,不会受伤,不会发生意外,不会生病,甚至觉得自己不会死。但如果,他再次受到伤害,无论别人是有意还是无意,这种虚假的安全感都会一击即碎,让他立刻陷入恐慌。
患者之所以焦虑,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担心潜藏在内心的破坏欲很不稳定,容易失去控制。他觉得自己的身上就像绑了一个装满烈性炸药的炸弹一样,必须高度警觉,严格自控,才能避免危险发生。如果自己贪杯醉酒,放松警惕,在酒精的刺激下,很可能就会引爆炸弹,让破坏欲挣脱控制,让自己变得极具破坏性。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对患者极具诱惑的事情,也可能引爆炸弹,让他的破坏欲一发不可收拾。左拉在《人兽》一书中就描写了这样一个虐待狂,他强烈地爱上了一个女孩,却感到万分恐惧,因为伴随着心的敞开,他的破坏欲也失去了控制,他居然产生出想要杀死这个女孩的冲动。此外,患者在亲历一些残忍的事件或行为后,也会被恐慌袭击,因为那些场景可能会引爆他内心的破坏欲。
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对虐待倾向的压抑,才导致了自卑和焦虑。压抑的程度因人而异,而患者本人却意识不到这种压抑,也不知道自己有虐待倾向。虽然他偶尔能察觉到自己有欺负弱小的渴望,看到别人的施虐事件和幻想自己的施虐情景时会感到异常兴奋,但他从不会把这些零零碎碎的意识联系起来思考。平日里,他对别人的所作所为,几乎都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事后也意识不到。这种对自己和他人的麻木感,会将问题隐藏起来,难以被发现。只要麻木状态不解除,他就无法从感情上意识到自己做了什么。此外,施虐者总会以各种借口来掩盖事实,以达到欺骗自己和别人的目的,所以更难体会到自己的所作所为。我们要牢记一点,虐待狂是重度神经症发展到了晚期的表现,总是会寻找借口隐瞒虐待倾向,把自己残忍的行为合理化。具体找什么借口,取决于神经症的特征。
服从型人格在无意识中,会将奴役视为爱。他认为自己弱小无助,充满恐惧且身体孱弱,所以伴侣理所应当照顾他。他有任何愿望,都期待伴侣帮他完成。因为他害怕孤独,所以伴侣不可以离他而去。他的责怪总是用间接的方式表达,他会无意识地说出,别人曾给他造成了多大的痛苦。
攻击型人格对于虐待倾向的表达,虽然也是无意识的,但却相对直白。他会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需求、不满和蔑视,不仅不觉得毫无道理,反而觉得自己特别坦诚、正直。他承认自己会忽视别人、利用别人,却总有办法将自己的行径合理化,或者说是对方先对自己不仁,所以自己才会对他们不义。
隔离型人格在表现虐待倾向时,会特别委婉温和。他奉行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方式挫败对方。他随时一副准备抽身走人的架势,这等于威胁别人,不要依靠于他,同时,也绵里藏针暗示对方,自己正被打搅。如果看到别人出糗,他会心中暗爽。
虐待冲动有可能被压抑得更深一些,让患者变成了“倒错虐待狂”。具体情况是:患者因为对自己的冲动太过害怕,于是退守自我,严格自控,尽力不暴露出自己的冲动,不让自己和别人察觉其存在。此刻,患者对任何类似自我肯定、攻击、仇视的东西都避之唯恐不及,于是陷入了更深、更广泛的压抑中。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概括性叙述来说明这一进程及其后果。自我退守,严格自控,虽然是在避免自己奴役他人,但也可能造成最坏的结果:让自己失去提出要求的能力,更谈不上承担责任或领导别人了。患者会过分谨言慎行,连合理的嫉妒心也强压下去。而经过细致观察,会发现这类患者在事情不如所愿的时候,会出现生理反应,比如头疼、胃疼或其他不适。
如果为了避免利用他人,而自我退守,严格自控,真自我就会被抹杀,导致更深重的自卑。患者不敢表达愿望,甚至都不敢有愿望;不敢反抗虐待,甚至不觉得自己被虐待;不敢维护自己的权益,甚至心甘情愿被人利用;不敢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觉得别人的期待比自己的更合理、更重要。他在善人与恶人之间犹豫徘徊,既为自己想要利用别人而感到恐惧,又为自己不敢利用别人而感到懦弱、羞愧。在进退维谷间,他或者变得抑郁,或者身体功能出现紊乱。
同时,患者会表现出过分的宽容和温和,不会再去挫败别人,总是担心别人对他不满,他会凭直觉说些讨人欢心的话,比如赞美别人,鼓励别人。他会不由自主地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并一个劲道歉。如果不得不批评别人,他也会以最委婉的方式进行。即使受到了别人的虐待,他也会表示谅解,但由于他对委屈十分敏感,所以他这么做的时候,其实心里是很难过、很痛苦的。
当感情上的虐待冲动被深深压抑,患者会有种魅力尽失的无力感。他会真的相信自己对异性来说毫无吸引力,哪怕有证据表明实际情况和他以为的正好相反,他也会觉得低人一等,因为自卑感已经渗透了骨髓。需要指出的是,患者认为自己没有吸引力,可能来自他面对一些能令他激动的事情,比如奴役别人或抗拒别人,采取了无意识的自我退缩。在治疗师的分析中,如下情形会逐渐明朗:患者无意识地设计出了自己的情感蓝图,于是,一种奇葩的变化产生了——自卑的“丑小鸭”终于意识到自己具有迷人的魅力,但是,当对方真的对他的表白做出回应时,他又看不起对方,并且生气地离开。
由此出现的人格,会非常具有迷惑性,很难进行分析判断。它与服从型有着惊人的相似。而事实上,明显可见的虐待狂往往属于攻击型,而倒错虐待狂,则会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服从向。这是因为他在童年时,遭受过虐待,不得不以服从作为手段保护自己。为了伪装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压迫他的人,他会放弃反抗,转而去爱对方。这种冲突,会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加而一天天变强,大约在青春期前后,变得再也无法忍受,这时他会退缩,躲进孤独中以求安慰。但孤独的象牙塔并不能成为他永久的避难所,当他遭受失败的打击之后,他再也无法忍受孤独,就会故态复萌,回到从前,回到最初的依附状态,强烈地渴望亲近他人,被别人喜爱。不过,和之前不同,此刻的他虽然渴望温情,甚至为了摆脱孤独在所不惜,但同时,由于他对孤独的需求并未消失,这会妨碍他与别人亲近,所以他获得温情的机会越来越少。在这场内部的冲突和撕扯中,他被弄得精疲力竭,陷入绝望,继而产生出虐待他人的欲望。但由于他渴望温情,所以他又必须逼迫自己压抑虐待冲动,严厉控制自己,将内心的施虐冲动全部藏匿起来。
患者或许意识不到,在这种情况下,自己的为人处世会变得异常艰难。他变得矫揉造作、拘谨、胆怯,他必须随时扮演与自己的虐待冲动相反的角色。他会非常入戏,以为自己真的爱别人,因而在治疗时,当他意识到自己搞不清对别人的感情,甚至对别人没有感情的时候,会大为惊诧。随即,他会觉得自己这种缺乏感情的状态已经不可能改变了。但实际上,他的这种想法,无意识斩断了自己的感受,这样他便感受不到内心的施虐冲动了。而只有当他看到了自己的冲动,并尝试克服它们时,他真实的感情才会出现。
善于洞察的人可以看出,这种状况下的某些因素,标志着虐待倾向的存在。首先,患者总是会以不动声色的方式威胁、利用、挫败他人。他总是在无意间以明显的态度,表现出对他人的蔑视,并且粗暴地将这种蔑视归咎于别人比自己低端。其次,患者会表现得自相矛盾。比如,患者有时能忍耐别人严重的虐待,而有时,即使是最轻微的轻蔑、利用和支配,都能让他特别敏感。最后,他总是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并很享受这种感觉,即患者表现得像个“受虐狂”,甚至沉迷于“受虐狂”这一角色不能自拔。但我们最好避开“受虐狂”这个词,因为它的含义太广泛,也太容易混淆。我们应该描述与该症状相关的因素。患者的身心处于压抑状态,无法做出自我肯定,所以他在各种场合下会欣然接受别人的伤害。别人明显的虐待行为会深深地打动他、吸引他,他会对他们既痛恨,又佩服。他将自己放在一个被利用、被羞辱、被挫败的境地,他并不喜欢受虐待,因而会感到很痛苦。然而这种模式,也给他带来了满足,他通过经受别人的施虐,而过了一把满足虐待冲动的瘾,而且还不用惊动自己的虐待倾向。这样,他不仅能保持高尚正直的自我评价,还有资格对别人的虐待行径表示愤慨。但在内心深处,他也暗自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反击现在虐待着他的人,将对方狠狠踩在脚下。
上面描述的这种状况,弗洛伊德也进行过关注。但他为了能把这些现象纳入他的理论框架,在没有根据的情况下,把自己的发现泛化到了所有人身上,并作为可靠的证据,这反而拉低了他观点的可信度。他认为,一个人无论多么优秀,也是具有破坏性本能的。但我认为,实际上,这些现象只会出现在特定的神经症患者身上。
在本章开头的一些观点中,我们发现,虐待狂要么被视为性变态,要么被定义为卑劣的人。性变态其实并不多见,当它出现在患者身上的时候,其实也只是患者对他人全部态度中的一种。患者的破坏倾向不容置疑,但理解了它后,我们会看到,在看似没有人性的表象后,站着一个正被痛苦折磨的人。有了这种认识,我们会发现患者正在绝望中挣扎,生活将其击垮,而他一直在寻找着补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