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就是喜欢起鸡汤一样的标题!
最近读了一本心理学的书,叫《害羞心理学》,作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什么是害羞,第二部分讲的是如何克服。
为什么读此书?可能也是因为我实实在在算的上是一个害羞的受害者!如果你觉得害羞给你带来过困扰,不妨读一读此书。我自认为自己已经是害羞重度患者,害羞带给我太多的坏处,实际上,我承认自己害羞,并且认为害羞是有害处的,也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害羞让我失去的朋友、机会,等等,这些都让我渐渐意识到害羞原来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改写着我的命运,我也意识到如果不及时作出调整,那么可以预见,我将面临着更多的失败!
或许在很多国人的眼中,害羞甚至可以说算是一种美德,害羞总是可以和矜持、有教养一类的褒义词连在一块儿。曾经我也这么以为,要不是现在的我深受其害,我也不会改变这一看法。不可否认,适当的害羞还会让一个人显得非常可爱!但是,在现代社会里,过度的害羞却只会让一个人堕入深渊。
为什么拿出来写一写,是因为我对书中所写真的太感同身受了。第一部分的分析简直处处直逼心灵,内心深处那些隐藏的连自己都经常选择性忽略的缺陷顿时就显露无疑了。其实为什么说读书让人成长呢,就是你在这个过程中对自己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层,并且你还有机会勇敢地直面自己,读这本书,就让我有这样的一种感觉。
有很多心理学界的人对此书评价并不高,这倒无碍于它对我的意义。但是有的人甚至贬低其与一般的成功学鸡汤无异,实在是不能忍。也许害羞的人总归是一个很小的群体,所以在那些非害羞者的眼里,我们所谓的自我救赎,只不过是一群无聊的人在喝着傻不拉几的鸡汤?
这本书提出害羞的核心问题就是过度的自我关注,过分关注负面评价。
我一直认为自己挺敏感的,也很感性,只是在生活中常常表现的没心没肺,以此掩饰自己。可能我内心深处也是认为这种过分的敏感实在是有百害而无一益,还会被人说成是玻璃心。我对于别人不好的评价抑或是生活中不理想的结果总是表现得满不在乎,而实际上却在内心感到极其的失望、沮丧。
害羞的我们,总是尽全力地控制自己,尽全力地掩饰自己,小心翼翼地守护自己的自尊心。这种过度的控制却会导致一些悲剧的产生,比如书里所说的抑郁,甚至是犯罪。
书里说:
害羞可能也是他们的一把保护伞,把不受欢迎、不被爱、不感兴趣、不聪明或者被遗忘等不好的感觉隐藏起来。
看到这,发现这句话确实很适合我。原来自己都没有认真思考过的问题忽然间就豁然开朗了。
我有一点我觉得可以叫做,不成功的完美主义者。我总是希望把事情做得很完美,对于缺憾有着近乎变态的苛求,却又总是缺少点完美。面对褒扬,总是谦虚,甚至把自己贬低到尘埃里,直至说服别人不要再表扬自己。
顾城的一首诗中所写的:
你不愿意种花
你说
“我不愿意看见它
一点点凋落”
是的
为了避免结束
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这种过度的小心谨慎,过于的担忧害怕,恐怕只有害羞者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了。
最后,书中关于克服害羞的内容,大致可以概括为三点:
1、减少焦虑
2、认知重建,包括提高自尊感、自信等等
3、培养社交技能
当然这些只是提供的方法、示例,要真正地去实践,才会有效果哟。
另外,日本作家中岛敦的《山月记》里有段话印象特别深刻,这里贴出来分享给大家;
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又因为有几分相信自己是明珠,而不能与瓦砾碌碌为伍,遂逐渐远离世间,疏避人群,结果在内心不断地用愤懑和羞怒饲育着自己怯懦的自尊心。世上每个人都是驯兽师,而那匹猛兽,就是每个人各自的性情。对我而言,猛兽就是这自大的羞耻心了。老虎正是它。我折损自己,施苦妻儿,伤害朋友。末了,我就变成这副与内心一致的模样。
如今想起来,我真是空费了自己那一点仅有的才能,徒然在口头上卖弄着什么“人生一事不为则太长,欲为一事则太短”的警句,可事实是,唯恐暴露才华不足的卑怯的恐惧,和厌恶钻研刻苦的惰怠,就是我的全部了。但远比我缺乏才华,可由于专念磨砺而成就堂堂诗家的,也颇不乏其人。成为老虎后的今天,我才总算看到了这一点。
我想,我们都要学着驯服自己内心的那匹野兽,在作为人的时候,坦坦荡荡地做人,克服过度的害羞,以免其转化为让自己彻底沦为野兽的力量。
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瓦尔登湖边独居的梭罗,放飞了自己的害羞,写出深厚的作品。还有诸如J.K.罗琳等一众我们熟知的作家,都是害羞者,害羞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观察家。所以呢,我们一定还要正视害羞,它是有积极的一面的。
最后,我希望所有害羞的灵魂都得到救赎,人生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愿我们曾经有过的困扰,都变成余生砥砺前行的不竭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