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里糊涂好多年,重来没有认真读过书,除了教科书,因为生活的环境里没有读书的氛围,小时候家里有《读者》,但是读不懂,还有其他一些名著,但是没有读过,唯一的书架上放着爸爸的医学用书。
终于在快要到不惑之年想读书,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与需求。也许真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一样,满足了安全的……的需要,终于为了取悦自己,做出了读博的决定。
如今看来,不仅不后悔,还充满感恩。
宋元间学者翁森写了一首《四时读书乐》的诗,脍炙人口,既生动又绮美。其中有四句是这样的:“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与此同时,当时民间也流行一首《四时读书歌》:“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多跳蚤,收拾书箱过新年。”这是一首“不学调”,视读书为畏途,总是以各种借口逃避读书。
宋元间学者翁森写了一首《四时读书乐》的诗,脍炙人口,既生动又绮美。其中有四句是这样的:“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与此同时,当时民间也流行一首《四时读书歌》:“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秋有蚊虫多跳蚤,收拾书箱过新年。”这是一首“不学调”,视读书为畏途,总是以各种借口逃避读书。
张载是北宋大儒,他屏居南山之下,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这才是读书人的境界,由于有了这种心境,所以才能发出铿锵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一种理想,一个知识分子的担当,虽然一个人不能实现这种理想,但却能够激励一代又一代知识分子,沿着这种理想前进!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