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这个无奈的“假期”,让我有足够的时间在家安静的“啃书”学习。我开始一边录音一边分享关于《家庭教育指导师①》,这是一本有348页的大大的“内部学习资料书”,还只是“基础知识篇”。所以对于我这个本身就“学渣”的人来说“啃”起来有点儿“费劲儿”哈。
今天要分享的是关于早期儿童睡眠困扰的一些对策。为什么要先分享这部分呢?因为最近我家小回回就经常夜里“睡不安稳”(夜里会“做梦”,会“尖叫”,会“哭闹”,会要nainai喝…),大峰哥为了保障他的睡眠质量可以投入到好的工作思考状态里,特地跑到了其他卧室一个人睡去了,因为他也知道这不是小回回个人原因有意造成的,所以他觉得只能通过自己想办法解决他自己的睡眠质量问题。而作为从小陪伴着长大的妈妈,不但要坚持一如既往的陪伴她,还要给她更多的“安全感”来帮她一起应对夜里的“不安稳”。
书中指出:在生命的最初六年中,自然的和个体的睡眠模式都会出现显著的变化。
儿童睡眠的三种困扰表现一般是:
1、不愿上床睡觉(尤其是当儿童日渐成熟,其入睡的欲望越来越不取决于生理需要的时候);
2、做噩梦(尤其是3-5岁像我们小回回的年龄段,刚刚形成自我意识,出现了生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幻想)
3、夜惊(这个是和“睡眠不宁”完全不同,主要以睁着眼睛,因恐惧而尖叫及有时翻来覆去为特征,一般发生在前半夜,并不是在做梦的时候发生,而是在深度睡眠的时候,所以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状态”。一般在6个月—4岁的孩子中比较常见。)
那么,我们该帮孩子如何应对呢?
1,如何处理不愿上床睡觉的孩子?
(1)让你的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准备上床睡觉(比如可以提前10分钟通知到孩子,让孩子进入到“就寝时间”的意识状态之中。)
(2)确定你的孩子在晚上可能需要的任何东西都在他躺在床上时可接触到的范围内。(避免孩子通过要求他的各种“需求”而一再拖延睡觉的时间)
(3)在疲乏前,帮助你的孩子完成一系列明确的活动。(比如换睡衣、整理好玩具、和家庭成员说晚安等)
(4)把上床睡觉的程序变成一个仪式(比如一起唱一首只有在那个时间段的歌曲)
(5)给你的孩子盖上被子后,和他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如讲一个故事,做一个安静一些的游戏,或谈谈那天发生了什么)
(6)说晚安时遵循一定的规律(要用“预订的”、“不可违背”的约定语言,比如“晚安,明天见”)。
2、如何帮孩子驾驭噩梦?
(1)允许你的孩子自己醒过来,而不是强迫他中断睡眠(因为梦中被摇醒和噩梦本身一样惊人)
(2)不要坚持那噩梦不是真的(对孩子而言,噩梦非常“真实”,平静且理智地向你孩子保障他是安全的,让他知道噩梦中发生的一切都不会造成任何真正的伤害。)
(3)不要为了驱逐噩梦而玩幻想游戏(如果孩子相信一个邪恶的小人儿正蹲伏在床底下,我们不要假装把它们驱赶走了,而是让孩子看清楚床下没有这种怪物,既不暗示也不否认床下曾经有过这种怪物)。
(4)鼓励你的孩子尽可能详细描述他所做的噩梦(询问孩子的感受,但不要说出你的评价或判断,让孩子把骇人的幻想外在化,从而减弱“威胁”)。
(5)如果同样的经历再次发生,要求你的孩子描述为了使事件向好的方向发展,他能够做些什么。(诱导孩子有意识地详述应对的策略,帮助他处理这类特定的噩梦。)
(6)采用合适的方法使你的孩子在夜晚感觉到情感上有保障。(比如可以让他的卧室的门半开着,或亮着灯等,让孩子获得更多的安全感。)
3、如何驾驭“夜惊”呢?
(1)不要期望你的孩子能够听到你说的或感觉到你的存在(因为他们处于深度睡眠的状态)。
(2)除非绝对需要,不要叫醒孩子(除非孩子的行动会导致受到伤害,这时建议设法用浸满温水的毛巾拍打孩子的脸来弄醒。)
(3)不要期望你的孩子清醒后还能记着曾经历过“夜惊”。(不要做无畏的担心,不需要提起,除非孩子自己提)。
希望以上的建议分享可以为也许是刚好需要的你带来小小的帮助。我也是希望通过自己的“理论”结合“实践”,尽量缓解小回回近期的睡眠困扰“症状”,希望我们所有的大朋友和小朋友每天都可以有个“好梦”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