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四岁的小宝一直吵着要我买一只小猫,最终敌不过她的死磨硬缠,赶集时外婆给她全款买了一只“小黄”。没过两天,姑姑同事的女儿外出上大学了,同事懒得伺候家里的猫,于是我家又多了只“小白”。
“一山不容二虎”,两只小猫刚见面时仇视了好一阵子,不过很快他们就成了好朋友。或许他们是同类的原因,又或许他们明白在这个家里只有它们两个才有共同语言。从此,院子里房前屋后多了两个可爱快活的身影。小宝自然也是高兴的不得了。
两只猫带过来时我还愁着每天要伺候他们大小便,无形中又增加了我的家务活。令人意外的是,抱来的小白被原主人训练有素,大小便都在猫砂盆里。都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黄也学着小白的样子养成了不随便大小便的习惯。
农村的老鼠很多,而且是无孔不入。虽然早已没有老房子老鼠跳梁的特技表演,但偶尔的翻箱倒柜也会让人头痛。自从两只猫咪来到后家里清净了很多,即使晚上俩家伙被关进了笼子里,闻着猫的气味,老鼠也不敢靠近半厘。
特别喜欢阳光明媚的午后,小家伙们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嬉闹着,小宝也跟着它们跑来跑去,别提有多高兴。只是可怜了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偶尔被它们践踏,紧接着会听到小宝的一阵装模作样的骂声,否则我会把她心爱的猫猫“送走”。
半年后的一个清晨,给猫喂食,总唤不回它俩。过了一会儿,只见小白从屋后的竹林跑出来,嗷嗷直叫,而后又钻到竹林。我和老公都有种不祥的预感,疾步走到竹林,只见小黄趴在竹叶中,痛苦的呻吟着,呼吸困难。我准备上前把它抱出来,被老公制止了,说是应该吃了老鼠药之类的,暂时不能动它。老公到村药店买了一支药,给他注射下去,只能看天命了。小宝全程跟在身后,担心地问个不停。过了一会儿,小黄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和老公赶紧去兽医那里帮它洗胃。第一次见老公的车速那么快,平日里我必定会被这种车速惊到,而那天我全程盯着小黄,祈祷它好好的,车速与我无关。几分钟后来到兽医那里,兽医说已无力回天。心里的那块石头更加压的我难受。带小黄回家的路上,我和老公一句话也没说。刚到家门口,小黄实在撑不住了,艰难地吐了一口气,四肢拼命的挣扎了几下,就这样没了。第一次一个生命在我的眼前,在我的手中消失了。平时鱼都不敢杀的我,被吓到一秒,随后悲痛油然而生。
我和老公偷偷的把小黄埋在了屋前的银杏树下。小宝和小白在院子里看着我们在银杏园的身影,似乎明白了什么。当晚小宝哭着吵着要找小黄回来,我安慰小宝:小黄变成天使找它的妈妈去了。小白则是好多天丢了魂似的到处找它的伙伴。
我一直不喜欢养动物,不是嫌它们麻烦,就是害怕终有一天它们的离开带来的那种悲痛。虽说人生聚散随缘,但我始终觉得散的哀伤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