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本篇文章来自于易仁永澄老师《做自己的CEO》课程部分笔记内容的整理和反思,如果您对课程感兴趣,请查看易仁永澄老师博客:收费课程 模块。
在作为独行侠参加“制定年目标”的过程中,我看到过老大的价值线理论内容,我也知道自己是处于哪个价值,也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去做有利于价值积累的事情。但是总感觉中间缺少一环,没有那么大的动力去搞清楚价值线涉及的每个细节,说白了就是懒得思考懒得深入(真是要命的毛病啊)。如果不是这个课程我想我可能永远不会去想自己的价值,顶多就是觉得应该提高下自己的能力再去挣更多的钱。
周日上完课程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知道我要积累,可是咋积累啊?我觉得只有清楚了自己的长处优势做积累才能更有效,也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精力浪费。课后沟通的时候,我就把这唯一的问题跟大家交流了下,迅速得到了反馈。
为了周二的见面,我重新对照价值线的各个层次对自己的状态先做了个大概的判定,如下:
负价值阶段的判别方式:推卸责任,拖延,封闭,自以为是,偏见,折磨与世隔绝,抱怨,否认,悲观,过度消耗。
我觉得去年年底前的自己除了稍微有些封闭意外,其他方面没有大问题。我理解的封闭,就是不知道自己工作中所处的状态,跟被温水煮的青蛙感觉一样。造成封闭的原因是什么呢?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平时上班专注工作,跟同事交流不充分,话题仅仅限于工作生活;下班后直接奔向家庭,关心的是教育小孩,虽然谈论教育,也仅仅止于聊天不深入。没有养成思考整理总结的习惯,没有新东西的刺激,没有新问题的出现,让我慢慢地封闭起来。虽然我觉得这样的状态不好,却没有早些采取行动。
价值积累阶段的判别方式:原地踏步,焦虑,空转,慵懒,无所事事,羡慕他人缺没有投入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觉得自己内心的动力是被激活了,开始参加了几个社群,遇到了老大“制定年目标”的课程,每一天都在不知疲倦地学习各种东西。现在感觉渐渐地在脱离负价值阶段的过程。
在回听的过程中,我留意到这句话:
价值线是根据价值变化的规律总结形成的不同价值状态的分段式思考方式。
怎么理解呢?我工作间隙跟同事聊天,总是对创业充满向往:创业多好啊,年轻不努力一把多浪费人生啊;创业多好啊,一样是干活一样累干嘛不给自己干活呢;跟别人创业也好啊,起码会是个股东....现在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在我还处于价值积累阶段的时候,我过早的想市场价值积累阶段的内容是没有用的。讲白了就是开公司都得卖产品/服务,我手里没有能卖得出去的东西。跟王健林的“定个小目标 先挣一个亿”一毛一样啊。在低价值状态想高价值状态的事情,或在高价值状态给低价值状态的人提意见,不符合实际情况也没有意义。分段式思考的意义就在这里,做好当前价值阶段的事情,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来,阶段不同策略也就不同。
明确地知道了自己处在价值积累阶段,在这个阶段找到明确的积累方向才能有效积累。如何才能确定积累方向呢?肯定得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才行。我自己擅长些什么呢?我没想过啊,总觉得自己好多地方都做得不好。一看到要填写“擅长”时,手就开始发抖。可是!我又是多么幸运,同组的知姐就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今天就跟知姐见面做了下成长梳理。我先上成果图,然后再做介绍。
知姐给我做成就梳理的第一步,就是先让我自己在一个A4纸上把自己觉得做得最好的几件事情列一下,A4纸9个格没填满。(我内心的OS:做事太少,成就感好低)
第二步,知姐要我从写下来的6个项目中挑一个最重要的自己讲讲,她边听边记录。
第三步,知姐依旧我的叙述来进行梳理。这个过程中,知姐发现的一个最大问题还是我想做的事情很多,没有集中精力在一个方向上使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都认为找准一个自己擅长的方向使足了力气才能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她还提到了,如果实在不想放弃某个方面的学习,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进行试错(老大也提到过?我这课程是咋听得啊?!),达不到期望的标准就搁置,避免精力的无端耗费。另一个知姐提到的是,她注意到我在叙述中过多地说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给出的建议是对于不足之处,自己设定一个底线,对此满足最低标准即可,人还是要尽量发挥自己的长处。虽然道理都很简单,没被点过,我就是没有开窍呀....在交流过程中,我渐渐地对自己要在哪个方面开始快速积累有了倾向。
最后一步,知姐给我写了个成就书,(知姐,请原谅我,回来没看到桌子上的水渍。从这点上看,我做事还是有些毛躁。)提到的都是她帮我梳理出来的优势。恩,从今天起我要多看自己的优势给自己更多的信心!!!
附上我今天的其他收获,精神物质双丰收的感觉,哈哈哈。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真心觉得“资源扑面而来”呀。这次课真没白来,感谢易老大!
反思部分:
周日6点起来上第二课“价值线定位理论”,各种慌乱。小宝宝没有上次那么乖,电脑YY语音被老公更新不能用微信登录...老大在讲课的时候,我还在各种切换中,没有上次听课那么效果好。我发现对这节课除了上面的哪个唯一问题,我都提不出其他问题来。。我得研究研究,这是为什么。
下一步行动:
参看其他小伙伴对这节课的疑问。
重新梳理自己的价值。-->已完成,参见 我自身价值的分析
问题集:
- 关于价值阶段取低不取高的原则
通过价值判别方式开看,我觉得我在工作场景中应该是处于使用价值阶段,应该采用该阶段的策略方式。
从素质(价值塔中的一个)这个场景来看,自己就处于价值积累阶段。这就没必要采用取低不取高的原则了吧?
答:不同的场景会有不同的价值阶段,取低不取高的原则适用于同一场景。
关于志勇哥的价值定位的几个问题:
使用价值判别方式中的现金流为正值,是指哪个现金流?是专指提供给公司的提供的价值远超给予个人的报酬?这个给公司的价值如何确定?一直被雇佣的员工应该不是负值吧,那岂不是都是正值?
个人使用价值阶梯式提升时,也可以各种价值并举?
在他的跳离步骤里:聚焦方向不必非得是一个?(聚焦方向:产品能力、管理能力、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