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读书笔记。
这本书的后半段,我是以“葛优躺”伴随着不停地吃了若干炒花生和一个半大苹果的场景下完成的,也是够对立的了。
归根接地,看这类书,还是对自己有期待,渴望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在路途中由于自己的不自制导致不快乐进而恶化成更大的失控。
那是不是我太想在形式上”自制“了?
我渴望的更好的自己,外在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减肥,回顾这两年,好像因为总想着这件事,连糖,蛋糕,饮料等等这样的零食都刻意的不吃了。买东西看配料表,做饭还经常用电子秤,这样的格式化就会导致我用更多的健康食物去替代内心的缺失,比如大量的坚果,水果,地瓜,摄入的能量远比那些所谓的垃圾食品高太多,由于暴食导致胃口撑大,甚至经常性的难受,在不自知中逐渐变成进食机器,而不知道饥饱,更尝不到食物的美好了。
可是,吃好吃的东西,是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啊,我在扼杀天性。
然后逐渐演变到扼杀更多作为人的天性,比如体验,拼搏,取而代之的只是不停的在害怕中幻想,然后一天天变老,然后最终放弃,甚至连后悔都不会了。
比如,我想去外地生活,可是我会害怕,我这个年龄了,如果混的不好,那是不是一辈子要寄居在合租屋,会不会一直都是一个人终老,如果不顺心了孤独怎么办....在加之周围人都说你一个女孩子背井离乡干嘛,再说又年轻了。向下剖析,其实不是本地外地的问题,而是我内心还是害怕独立,害怕去闯后不成功的伤痕累累,又不甘心和普通人一样庸碌的过一生,还不时幻想着天上会不会掉下个大馅饼,同时嫉妒着网络中那些过得很精彩的同龄人,整个人呈现的是拧巴的状态。
网箱中打了结的章鱼。
泡在海水了,被一艘大船拖着,而能解救我的只有自己,只有打开自己打了结的触角,然后逃回大海,能才舒展的畅游。
这本书有100个问答,分为四个部分,关于梦想,奋斗,抉择和活法。好多问题都有带入感,因为自己遇到或者正在遭遇,不知道怎么办。说这本书讲的是方法论吧,其实这次看会有种感觉,很多方法除了涉及专业知识外,心中早已有答案,只是更想找个更透彻甚至是遇到过类似问题的过来人(而且这个过来人要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来解答下,去点醒,不对更确切的应该是印证心中的想法,可是就算看过了,会去尝试改变的能有多少人?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害怕,还是会权衡。我觉得本质还是心里有个结没有打开,而打开此结的唯一方法是做自己,高兴的做自己。
与我来说,起点应该是想吃什么吃什么吧。
p.s:这本书中我喜欢的几个Q&A有:
《梦想支撑物》-我的十年梦想是赚够一百万,然后四十岁退休。准确的说应该叫目标。
《精彩的个人品牌》-读的时候想过,我的个人品牌是什么?不过单纯从这几天的写文来看,不会成为品牌,因为文章只是以我为出发点,描述的也都是我自己的问题,找到我自己的解决之道,又太具体,并且没有成功。但好处是,我学着认真真诚的剖析自己,也许这是个起点吧。
《事业与家庭》:"无论男女,照顾家庭、照顾亲人的最好方法应该是:工作时投入高效,流出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让家人看多一个发光的你;你越强大,就越能罩住你全家。“
《80分炼成》-80分是终极目标,阶段目标是先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