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方岳有言:“不如意事常八九, 可与人言无二三 。”
人生当中的不如意事,基本上占了八九成之多,我们又能怎么办呢?哪怕跟别人说,别人也做不到感同身受。只能自己舔着伤口,内化自己的情绪。
不可否认的是,忙忙碌碌的普通人,一辈子都需要吃苦。有的人还面临“活到老,干到老”的困境。对此,人们会疑惑,吃苦劳碌,真的就有意义吗?
有些苦,我们不得不吃。有些劳碌之事儿,我们不得不做。要知道,人生当中有八九成的事儿,都不由我们自己来决定,而要看老天的安排。
上天让你吃尽苦头,劳碌一生,多灾多病,其实有这几个暗示,只为渡你。
一、让你品尝人世间的真实滋味。
人,来红尘一趟,只是为了尝尽“酸甜苦辣咸”这些滋味罢了。倘若没有品尝过这些滋味,就真的白活了。
没有吃过苦,就不会明白生活的甜。没有经历过困难,就不会珍惜平顺的日子。没有熬过巨大的劫难,就不会有劫后余生的庆幸。
弘一法师在圆寂之前,写下了这么四个字,悲欣交集。充斥在人生当中的,不过是悲苦和欣喜而已。喜怒哀乐,这不仅是人之情绪,还是最基本的人生体验。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都是固定的,不过是出生和死去罢了。而人生的过程,则是不固定的。有些人吃苦比较多,有些人享福比较多,有些人喜乐平衡。
反正,这都是人间真实的滋味。就跟吃饭一样,总要品尝自己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菜式。如此,又何必抗拒呢?
反正,该吃的苦,永远都逃不过。既然如此,我们坦然面对就好。
二、让普通人能够活在当下。
佛说,人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盛。
普通人,为何要遭受病痛的折磨呢?因为人要修行,要感悟,要有所经历。没有生过病,又如何能够感知生活的真相,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健康日子呢?
早年的时候,老陈就是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整天抱怨。不久后,他生了一场大病,去医院做了一个大手术,住了一段时间的医院。
他事后感慨,被推进手术室的那一刻,他感觉死神就在自己的身边。只要出点差错,他就会离开这个世界,找阎王爷报到了。
病好的老陈,如今不再身在福中不知福了,反而特别珍惜健康的时光。在他看来,可以无病无痛地活着,就已经是老天最大的恩赐了。
未曾经历过,就不会感悟颇深。也许,老天让人生一场病,也并非全是坏事。如果人们可以扛过来,甚至改变以往的性格和观念,生个病便是一件好事。
三、让人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心。
越是上了年纪,越觉得“敬畏”二字特别重要。
所谓“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就是这个道理。老天再怎么狂妄,也就下个雨。人只要狂到没边了,自然就会招惹灾祸。
为什么孔子会说“慎始善终”呢?开始很简单,每个人都能做到。但是,要想得以善终,这却是很难做到的事儿。因为绝大多数人,都晚节不保,不得善终。
晚节不保的根源,就在于人们不懂得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做事。比如,一个人有钱了,就会觉得自己了不起,看不起别人。如此,老天就会让他逐渐走下坡路。
这个时候,有人会说,为什么老天非要惩罚那些狂妄且不懂得谦卑的人呢?因为“敬畏”二字,是万物生存下去的必然准则。不懂得敬畏,老天就教你如何敬畏。
为人处世,没必要高看自己,也没必要认为自己很有本事。试想,一个病痛过来,也许人就没了,又何必如此高看自己呢?谦卑点,总是有好处的。
四、让人逐渐悟透一场空的真相。
谈到吃苦,谈到灾难,谈到生病,就想起香港某坟场的一副对联:今夕吾躯归故土,他朝君体也相同。
不管你是有钱人,还是没钱人,都只能赤裸裸而来,然后赤裸裸而去,带不走一毛钱,也带不走一丝一毫的资产。反正,这人生的终点,不过是归于虚空罢了。
吃苦,是为了让人感知过程的不易。生病,是为了让人珍惜当下的生活。等人经历了所有事儿之后,就只能带着不舍和遗憾,无奈地离开这个人世间。
正如古人所言:“曲终人散皆是梦,繁华落尽一场空。”
这首曲子,不论好不好听,等结束了,我们就再也听不到了。哪怕是再美好的繁花,等它逐渐飘零了,也终究是一场空。
“空”这个字,需要人吃尽半生的苦头,才能悟透。或许,人生就是一个“悟空”的过程。领悟到最后,便是一场空。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