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的妈妈独自一人坐在阳台上,夕阳下,她单薄的背影显得更加孤单。可可从房间里出来,原本想找妈妈在测验卷上签名,可是生性敏感的她好像感觉到了什么。可可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望着妈妈。
最近,家里变得安静了许多,不再有妈妈的唠叨声,也没有了爸爸的呵斥声。虽然这些声音并不美好,可是它是那么的熟悉。“谁家的老爸老妈不是这样的呢?”可可心想。很多时候,孩子不是需要一个非常美好的关系,而仅仅是渴望一段关系。如今,家里死寂般的沉默让才年仅8岁的她有种莫名的恐惧。可可仿佛意识到,有些东西变得摇摇欲坠了,经不起任何人的一声怒吼。于是,平日里叽叽喳喳的她也变得安静起来。
可可从小就特别会体贴人,她的确就是人们常说的“贴心的小棉袄”。她习惯替别人着想,这当然是她的一大优点。只是,这会否也是一种不安的表现呢?她感到对他人不放心,所以需要用早熟的照料来安抚父母?在关系中,她是否正扮演着“父母”的角色呢?
是的,可可已经习惯了陪伴在妈妈的身旁,听她数落爸爸的种种。妈妈常说:“如果不是为了你,我早就不想待在这个家里了。我觉得和你爸生活在一起一点意思都没有。”可可还小的时候,并不太理解妈妈说的“不想待在这个家里”是什么意思,她会天真的冲着妈妈说:“那你可以下楼找小朋友玩呀。”妈妈往往会露出欣慰的笑容。只是,后来妈妈的确到处去旅游了,不过她通常是一个人,或跟一帮朋友,却不愿意带上可可。妈妈说:“你长大了,该轮到爸爸照顾你了。”
如果我们是可可,我们会对此有什么感受呢?感觉上怎么我就像是个负累似的,长大了真的不是一件开心的事情,因为妈妈要离开自己,不带自己玩。爸爸也好像很勉强的要和自己在一起。到底我是值得喜欢的吗?他们真的爱我吗?
习惯了这样想象的可可渐渐变得敏感起来,她表现的更加通情达理,完全没有了孩子气。她很担心自己哪点儿做不好了,就会真的不被喜欢了。一个需要去讨好的孩子终究是无法真正获得爱的,因为他所感受到的所谓“爱”,在他看来都是需要付出极大努力的结果。
眼前,妈妈的背影开始有些抽搐。可可隐约听到了妈妈哽咽的声音。到底怎么了?是因为我这次测验成绩不够理想吗?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可可总习惯第一时间把别人的不愉快和自己做得够不够好联系在一起。她成了一个很会为自己找罪名的人!
通常4-7岁的儿童具有自我中心的现象,所以他们会习惯将自己的想法认定为其他人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当他认定爸爸妈妈要离婚就是因为自己不乖(当然,成年人也经常习惯这样栽赃啊),那么这就仿佛成为了事实。他们不仅对父母的情绪表现出过度的敏感,而且还身负沉重的罪疚感。到了8岁左右,儿童才慢慢进入脱自我中心化的过程。这也是认知发展机制的转换时期。
当一个孩子无法专心做一个孩子的时候,他也就无法专心去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而学龄期的孩子本身就具有自己特殊的发展任务。这主要有四点:
1. 认知发展及自我功能的构建
有人问,孩子的自我意识是怎么形成的?它是在儿童与环境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所谓的环境嘛,就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社区环境等。学习成为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活中心,因为小学生自我评价本身就与学业经验、同伴交往、自信心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说,一名学生的学习能力本身就具有缓解焦虑,克制冲动,建立自尊的作用。但凡孩子遭遇重大变故,例如父母离异的时候,最先下降的就是学业成绩。因为他们的生长环境发生了变化呀,自我就会受到冲击的。
2. 家庭外的关系
这一时期的另一项主要任务是建立家庭外的与成人及其他儿童之间的关系。小学生的社交范围在不断扩充,从班级到社团,从学校到少年宫。他们在这些日益丰富的关系里,寻求对老师的认同,也试着在同龄人的世界中确立自己的地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一个孩子被父母忽略或虐待,这在离异家庭中更为常见,那么一位关心他的老师或教练,甚至是一个好朋友,都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能帮助他振作起来。
3.家庭中的变化
家庭发生变故的可能性将会增加。到了孩子上学的年龄,他们的父母通常已经结婚一段时间了,这就意味着离婚的可能性变大了。而随着父母生活的改变,可能出现家庭经济状况或定居地点的改变。所以这些事情都可能对发展中的儿童产生影响。当谈及这些事件的时候,仅仅询问孩子的反应是不够的,父母的反应同样很重要。所以,离异不过是孩子成长中有可能会面临的一个事件而已,父母对待其他生活事件的态度,同样是会对孩子造成影响的。比如,祖父母去世后妈妈的情绪抑郁,或者父亲失去工作后加剧的饮酒行为等。
4. 更广阔的世界
在这个时期,儿童不再深居家中与世隔绝,他们可能第一次感受到更广阔的世界带来的影响。包括现在很多孩子都有出国游学,或长途旅游的经验。当他们更多地与外界接触时,各种文化差异也就凸显出来了。有的孩子甚至会告诉你:我们班有40%的同学,他们的爸爸妈妈都是离婚的。这当然不是什么好消息,但也可以反映出现在这一现象的普遍性,以及孩子们对它的认知程度。这对于帮助父母和孩子谈离婚自然是有帮助的。
以上四点就是对于学龄期儿童发展任务的一个陈列。在这个时期,父母依然是他们心目中的重要人物,尤其是在他们感受到压力或处于过渡期的时候,儿童更需要父母的陪伴。所以,假若这个时候孩子遭遇父母离异,有可能引发哪些行为问题呢?
1.做事容易走神
因为他们难以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的身上,他们成天担心的就是爸爸会去哪儿,妈妈会去哪儿,会有谁和自己在一起呢?自己会搬家吗?会和熟悉的老师、同学分别吗?大量的精力被分散之后,孩子也就呈现出注意力难以集中的表现了。
2. 学业成绩下降
学习本身就是需要专注力的,所以学业成绩会呈现显著下滑也就不奇怪了。我们更关心的是孩子如何受得父母离异以及学业成绩下滑的双重影响,毕竟这会损伤到他们的自尊心。尤其像可可这样的孩子,很喜欢将责任全部统揽到自己的身上,那么他们就为自己加负了过多的责任,以至于难以承受。
3.人际交往困难
面对父母的离异,孩子总会伤心难过,所以就像躲起来、藏起来,多少会有一些情绪抑郁的表现。只是,当成绩又下降,遭受老师的指责,同学的嘲笑,就会令到问题变得复杂和困难起来。他们会感觉周围的环境是不友善的,而且父母也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了。这就有可能促使他们出现退行性的表现,想重新缩回到家庭里,从心里上变成一个小宝宝,这样爸爸妈妈不仅不会离开自己,还会避免很多现实的困难。是这些无意识层面的恐惧导致了孩子出现各种各样的症状。
这个时候,父母适宜的做法就是:
感谢孩子的关心,给予他情感上的肯定和回应
承认孩子的情绪,主动讨论孩子对于家庭的担忧
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进行区分说明,确立孩子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
及时做好和学校老师的信息交流,争取老师的理解和帮助,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和包容。对于暂时性的成绩下降要有所预期,将它视作是过渡性的表现。
维护好孩子和同伴之间的友谊,可以邀请同学或朋友到家里玩耍,让他们从同伴的身上汲取能量。
尽量不在孩子的外在环境上做过多变动,例如搬家、转学等。对应家庭已经出现的巨大变故,维护好现实环境的稳定性往往是更有帮助的。
其实,从可可的案例,就可以看到学龄期的孩子有一种习惯将责任统揽的特性,这会造成他们给自己背负不必要的责任和罪疚感。作为父母,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区分好界限,同时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孩子成长环境的稳定性。
作者:周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