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团脐十月尖,蟹肥膏腴秋正浓!

稻将熟,蟹长肥,九月团脐,十月尖。

农历九月母蟹卵满肚圆,蟹黄开始凝结成团。

色泽也随之变得艳丽,多呈金黄色或橘红色。

像极了流着油的熟鸭蛋黄。

唔,还是不一样,母蟹蟹黄膏体绵密,味道鲜香,油脂细腻。

满口鲜甜,不是死板的结团之感,也没有那种沙沙的松散质感。

十月之后,母蟹的蟹黄逐渐开始发硬,失去了勃勃的生机。

而此时,公蟹却是膏肥体壮,十分丰腴。

剥开公蟹的壳,就会看到一团团白白的、粘粘的东西。

熟透之后,这些就变成了半透明状的蟹膏。

所谓“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公蟹的膏白不仅比母蟹多,而且比之母蟹油脂满溢的鲜香,更加清爽甘甜。

大闸蟹一生中会有10多次的蜕壳,每次蜕壳代表着每一次的成长。

“六月黄”是大闸蟹进入成熟期前的最后一次蜕壳。

顾名思义,这是大闸蟹的少年时期。

立夏之后,炎暑将临,万物繁茂。人们也更加忙碌。

可是“忙归忙,勿忘六月黄。”

壳薄肉嫩黄多,最是鲜美不过。

我与蟹的缘分,也是由此开始的。

细长的香米在砂煲中不断吸收水分,慢慢变得晶莹。

将蟹黄从“六月黄”中取出,均匀地铺在八九成熟的香米之上。

再用冰糖和头抽加热调成鲜亮的酱汁,均匀地浇上去。

继续煲至全熟。

同时蒸锅开大火,放入去了芯的冬瓜。留下的冬瓜不需太厚,薄薄一层就行。

将吸收了蟹黄油香和酱香的细长米粒撮成一团置于冬瓜底部。

再蒸一会,就可以出锅了。

技艺好的,可以在冬瓜上雕个花样。

油黄的香米就能影影绰绰地透露出来,宛如万物苏醒之时的迎春花。

蟹黄渗入饭中,使整每一颗米粒都充满鲜甜油香。

又因为酱汁的加入,增添了醇厚和咸鲜,更上一层。

而最后与冬瓜同蒸,使得冬瓜的清香渗入,多了几许爽利。

不知不觉间,吃个肚儿圆圆。

更多的时候,是没有这样的时间和精力。

万幸,“横行四方”的蟹,既上的厅堂,又入得餐桌。

一口蒸锅,一碗姜醋,足以。

又到一年丰收时,菊黄蟹肥秋正浓。

如此美味,怎能辜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