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不好。
(一把年纪的)Sir竟然开始“追星”了。
就因为他,Sir迷上了一档热门真人秀。
不好意思。
图放错了,不是这位“大猪蹄子”。
严格来说,成功让Sir圈粉的人是他——乾隆。
以前聊乾隆,离不开两样——
要不是指点江山的君王天下事;要不是后宫争宠玩心计那点滥八卦。
它偏不。
本是一部讲述最牛中国历史文化遗迹的真人秀。
后来误打误撞,走进了乾隆爷隐藏多年的“第二人格”——
《上新了·故宫》
中国最牛历史题材IP握在谁的手里?
答案:故宫博物院。
上一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
7万多人打下了9.3分,评论、弹幕都成了这帮老手艺人的打CALL现场。
王津师父
还有《如果国宝会说话》,连出两季,季季高分还贡献表情包:谁说工匠技艺只能死板?
《上新了·故宫》紧接其后。
《修文物》,是新旧手艺人十年如一日的文化传承,展现的是匠心之细。
同样由故宫博物院联合出品的《上新了·故宫》,再次带我们走进故宫,却展现了完全另一番景象。
仰俯之间都是历史、文明浸染过的匠心之美。
Sir也去过故宫,但看完它,跟这位朋友的想法一样:白去了!
看了这节目,感觉以前故宫白去了!
为什么?
就因为那一双会挑、会看的“好眼睛”。
要挑,就挑你压根没看过的。
数据说话,截止于2018年,故宫对游客的开放面积仅有65%,而省下的35%,可能才藏着真正的秘密。
有不曾开放的“私人花园”,有藏书万卷的皇家书院,甚至也有出产大量野史的密道和神秘地宫......
刺激吗?别光想着刺激。
还得会看。
用镜头让这匠心之美破屏而出。
多说无益,来先洗洗眼——
最重要的,是它走得慢。
比跟着导游拍照的你慢太多。
两位常驻嘉宾周一围、邓伦,化身“上新专员”。
尽管对Sir来说,这种身份设定稍显刻意,就像假装看不到摄像机的游客照......有时会尴尬。
但任务化的设定确实放慢了整个节目的节奏,让那琳琅满目的奇珍异宝、亭台楼阁……
有了呼吸感。
二人的脚步,一虚一实,把故宫走活了。
虚的,是新技术的运用。
在古迹之中插入现代动画,画面一转如同转动时间,一眼万年。
实的,是角色扮演的重新演绎。
每一件衣服都有历史考究,可以说是cosplay的国家队了。
评传说之是非,钩渐隐之史实。
这些人物还原,不光是历史的回顾,更是将历史的厚重抽丝剥茧,还原一个个轻盈的人。
节目组一点面子都没留,一集就把乾隆的那点小癖好、小秘密统统戳穿。
掌声欢迎本系列的真正主角——
曾住在北京市东城区长安街故宫博物院的,爱新觉罗·弘历先生。
和他的“秘密花园”。
那些“大佬语录”,我们都听过不少……
刘强东:我脸盲,并不知道她有多漂亮。
马云:我最后悔的事情是创建了阿里巴巴。
而乾隆:我不想上班,放我这个诗人回江南。
一个“诗和远方”的重度用户。
老爷子好文艺,一生留诗40000多首(可惜一首都没进课本你说什么水平......)。
而他的“远方”,就是江南。
正所谓: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
一生六下江南,不少梦被埋在江南烟雨中。
等到老了迈不动步子,继续任性——
去不了江南,就把江南搬进紫禁城。
宁寿宫花园,又名乾隆花园,就是他手把手设计的。
这座花园,是硕大故宫中的异类。
不见大开大合的宏伟壮观,却被乾隆装进了精巧别致、一步一景的江南园林。
故宫不缺地方,可这园子里有些拐角窄得连转身都难。
小小一片,竟有前后四进,挤下27座独立建筑。
房屋内檐格局、配饰,都是乾隆时期江南工艺的代表。
有金(铜)胎打底,用金丝掐出图案的轮廓、掐成各种花纹焊上,最后填上色彩的掐丝珐琅。
将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珠宝,雕刻成各种浮雕形象镶嵌于木器或漆器上的百宝镶嵌。
乾隆势要把最好的江南,通过清朝顶尖的工艺留在身边。
但乾隆要藏的,只是一个江南吗?
乾隆真正想藏的人,是自己。
可能只有这个地方,才能给他一局乾坤,容他默默念叨:“天下不值得”。
整座花园的尾部,有一间隐蔽的小屋,名为——倦勤斋。
什么意思?
翻译过来就是:给我偷懒的地方。
江南阁楼,格局狭小,却镶嵌着两千六百多块和田玉。
但这些……都是幌子。
最大的秘密还没被发现。
屋子旁的小隔间,墙上挂着一对镜子。
只有轻推左边那面,才会发现这居然是一道暗门。
低头猫腰走进去,原本狭小的空间,豁然开朗。
简直就是特工片吧!
房子深处,乾隆给自己搞出了一个小剧场。
确实会享受。
房间的凉亭之下,搭起戏台。
这座戏台也是故宫中仅有的四座戏台之一(藏这么深,看的是什么戏?)。
总之,Sir看到这,空间感已经全然迷失。
不当皇上,是真享受不了这样让设计师吐血、让人迷路的房子。
但这还没完。
穿过左边的竹篱,在长廊的尽头又是一道暗门。
而打开这道暗门,就会来到乾隆花园中竹香馆的一段密道。
头尾相衔,在这花园中形成了一个循环。
隔离出一个乾隆心中的小江南,和他最真实的自己。
真正让Sir对乾隆产生兴趣的,是这戏台前的另一块小戏台。
诡异的是,它与主舞台并不相连,反倒方便从宝座方向登台,用料也比主舞台还要精致。
这是干什么的?
史料并没有明确记载。
研究人员只能推测出两种用途。
一、讲戏。
乾隆爱戏众所周知,而这一小小舞台,可能就是让平时正襟端坐的他,走到台前,好好过过导演瘾。
二、他是一个“演员”。
这也可能是放下皇上身份的他,真正过一把戏瘾的地方。
只不过,观众也许只能有自己。
太和殿中的大清天子,和江南戏台上的他,究竟哪一个才是演员?
说到底,花园、戏台,都是乾隆用来暂时忘了江山的小天地。
脱下厚重的黄袍,做回那个对江南念念不忘的乾隆,幻想着他最向往的闲云野鹤的诗人生活。
说到这,你可能体会到了。
《上新了·故宫》给你的绝不是快餐。
它像一杯好酒。
用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宝浸润眼睛,用难得一闻的历史故事喂饱脑子。
最重要的韵味,是它给你穿越时空的奇妙联想。
以上,全部出自于一代又一代,至今还在传承的工匠。
有时以假乱真。
倦勤斋深处的一道道竹篱,看上去是竹子直接拼接,实际上是上等的金丝楠木,用刻刀小心翼翼地雕出的竹节。
有时机关暗藏。
故宫内最大的剧台畅音阁,不但演员可以通过机关,在一楼到三楼之间飞天遁地。
而且,地下设置的旱井也起到了天然扩音、拢音的作用。
智慧、技艺、传承。
它们本身就是工匠精神,令人惊叹的美。
我们借着邓伦、周一围的眼睛去闻、去看、去品味的。
是一盏时间酿造的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