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小区“三供一业”改造,小区里到处挖成了壕沟,母亲出门都困难。我劝她尽量少出门,都87岁了,万一摔跤了怎么办?她仍坚持每天去院子中心花坛转圈,我只好在门前的壕沟上搭一个更结实一点的小桥。
母亲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变差了,常常是近期发生的事情会忘记,遥远的事情却记得很牢。她见我在门前搭桥,就想起我小时候上学,她去搭桥的事情。开始是诉苦,后来就好像是沉静在幸福的回忆之中。
我们家乡到处都是泥巴,要想寻找一块条石或者成形的石板就不太容易,如果是现在背一块水泥预制板放在小溪沟上,什么问题都解决了。母亲说,为了在那道溪沟上搭桥,她从离我家很远的地方背石条到那儿,才搭成了小桥。据说,这石条是有人掀了地主家的祖坟的残留物。当时母亲想着,这么好的石碑石条砸了多可惜,就对那些人说,我们这儿缺石料,留着也许还可以做点修桥补路的好事情。于是,母亲拖了一块石条来搭桥。
有一天,下大雨,母亲没来接我。我独自走到小溪沟边,发现我的小桥不翼而飞了,我站在溪沟边嚎啕大哭,一个人喊叫着:“是谁把我的桥搬走了?快还回来!呜呜!”
我一直哭到天黑的时候,母亲才提着一盏灯慌慌张张地跑来接我,她说,“我都快急死了,刚刚从公社赶回来!”
可是没有石板桥了,也不知道她从哪里找了块木头,临时搭成了一座小桥。她在溪沟对岸把手绅给我,我也向她伸着手,她说:“别怕,走两步就够着妈妈了!”
果然,我走了两步就够着她的手,她紧紧地拉着我的手,让我安全地走过这座只能承受起一个孩子的小桥。然后蹲下身子背着我回家。一路上问我怕不怕,还敢一个人上学吗?
我使劲地点头说:“不怕!我敢自己去上学!”
然而母亲总是不放心,这以后,还发生过几起严重事件。比如在上学路上捡柴,不小心掉进路边刺洞里,被刺树挂在绝壁的半空中。幸亏遇到拖稻草的乡亲,把我从刺洞里救出来;在路过张湾时,被一只恶狗追赶,把书包丢了,才逃脱。
母亲只好跟六哥说:“你每天带着妹妹上下学,我给你买一双胶鞋(雨鞋)。”
我上低年级,六哥上高年级,比我放学晚,我每天只好在教室里写作业,等六哥放学一起回家。每次作业写完了,六哥还在上课,我就趴在窗户边看他们上课。经常是听得入神,特别是上语文课,老师读课文时,我就跟着他们一起读。久而之久,日积月累,他们的课本我都学会了。
那时农村的小学老师少,学生也少,能来上学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调皮,要不就是没人管的孩子,或者家庭条件好一点的孩子。老师管教时,也会打学生的板子。
那天,我又趴在窗台上跟着读书。另外一位张老师,他的名字我到现在还记得,他叫张成兵。他点起一个男子孩子,让他背诵一段课文,那孩子结结巴巴地背着课文,没背两句就没声音了。老师生气地让他伸出手,准备打他。我站在窗外说:“老师我会背,你别生气!”
老师惊讶地发现了我,他转怒为笑,微笑着说:“你背着,我听听,看你记得多少?”
我清了清嗓子,背诵着:“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海鸥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呻吟着,──呻吟着,它们在大海上飞窜,想把自己对暴风雨的恐惧,掩藏到大海深处……”
老师把手伸出窗格,摸摸我的头发,连声说了三个“好!”字。然后他背着手又缓缓迈着方步踱到讲台上,转身对窗外的我说:“细女儿(小女孩的意思),从今天开始,你放学后可以坐在你六哥的旁边。”
后来,老师去我家做家访,一直都在夸奖我,还对母亲说:“三婶儿,你这孩子学习有天赋好好培养,将来一定有出息。”
母亲笑着回答:“我没有止望她能成器,只是没有人带孩子,送到学校不致于掉进水塘里。”
老师却批评母亲说:“三婶儿,你真是太不了解你的孩子了,这孩子虽然小,记忆力特别强,她比大孩子还强。”
母亲感激地说:“张老师还是你们教育的好!”
母亲又替七哥说好话,说七哥是个好孩子,父亲死的早,大娘也可怜,想请老师去大娘家,说一说,让七哥再去学校读书。
母亲带着老师去了七哥家,做大娘的思想工作,让孩子别放牛了,还是回学校读书。可是,也不知道为什么?七哥就是不肯去上学。
到了放寒假时,我也不用去上学了,除了写寒假作业,就是看七哥喂牛。有时母亲会说:“你把寒假作业拿给七哥看一看,有错的就改正过来。”
其实,我作业没有错误,母亲是不想让七哥忘记了功课,借着让七哥给我看作业,也好复习一下功课。
春节的时候,父亲探亲回家,找大娘说,一定要送七哥去上学。他还说,爹(爷爷)说了,我们毕家人再穷也得读书,不能让后代成为文盲。
大娘无可奈何地说:“他三爷(三叔的意思),我好话歹话说了几箩筐,他就是不听!”
七哥听说,父亲去他家,跟他母亲谈让他去上学的事,就躲藏在牛棚的草堆里。后来,父亲跟他说好话,讲读书好的大道理,也不知道,是那一句话触动了七哥的神经。他才从草堆里爬出来,答应开春时,跟我一起去学校读书。
父亲回家后,还干了另外一桩事情,就是去母亲铺桥的地方看了看。然后,从我家竹园里砍了一根毛竹,扛到石条搭的小桥那儿,把桥的两头打了竹桩,这样小桥再也不会飞走了,还把桥绑搭宽了一点。
这样我再去上学,再也不怕小桥会不见,而且还有七哥陪着我去上学,也不会因为拾柴禾而掉进刺洞里,更不怕会有狗追我。
可是,父亲回来,有好多天,我都不理他,只是远远地看着他为我做的一些事情。母亲有时会在我脑门上拍一下,说一句:“犟牛,爸爸回来也不叫一声。看看你爸给你买的万花筒,这东西多好玩,快拿去找七哥玩!”
我后来才明白,为什么父亲回来,我不愿意叫他。因为,我每次遇到困难都是要找母亲解决,如果母亲不在家,找七哥,找六哥,或者去找二娘。别人家的孩子有困难是找父亲,而我的父亲远在千里之外。
有些时候,父母所做的一些小事,虽然没有刻意地教育我怎样做人,便悄悄的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是我终身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