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时候班主任给我们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没怎么看明白,大伙儿说好看,我也迷迷糊糊地以为这就是好看,也就觉得好像挺好看了。
前天又重新看了一回这部电影,这次不仅看明白了,还决定要在往后的生活里多看几回。
这部电影除了最大的主题“希望”之外,里面的“体制化”这个概念也触动了人心。
一开始每个刚入狱的人,都会十分不习惯,为此老囚犯们每次在有新囚犯进监狱时,都会赌谁会最先哭,最先撑不下去。
后来,大家都开始习惯了监狱里面的生活了,尽管里面的狱长很凶,饭又难吃,还有各种变态的狱友,但也觉得没什么,许多在里面坐了几十年牢的,出去后变得不适应,想重新犯罪被捕入牢。
Brooks就是这样,坐牢时年纪轻轻,出狱时白发苍苍,虽然他的身体得到了自由,但是他的灵魂依然在牢里,已经被体制化得无法挽回,最后因为极度不适应,选择了上吊自杀。
1、
其实我们都是无可避免被“体制化”的人。尽管我们活在这个可自由来去的世界,但我们的思想总是要待在一个框架里。
这个框架就是你现在所处的生活环境,你所遇见的人,你待在的行业领域,你的思维模式,你的认知你的见识等等。
你有没有遇见过这一类人,他们终身面无表情地忙忙碌碌,不管在何时何地,他们的脸上似乎是一种冷漠但其实更像是无可奈何的迷茫。这么多年了,他们都还是在那个岗位上,每天三点一线,上班,下班,回家睡觉。
好像生活本应如此,也就这样了。
上个月,我分享了个话题是关于如何寻找自己的理想职业。有个30多岁的姑娘她听完后内心久久不能平复。
她说她觉得这十几年过得浑浑噩噩,浪费了很多时间,她就是在一家小超市里做收钱的柜员,没有变过。而现在,她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行业,但是看了很多贴吧里的这行业的老司机帖子,却又退缩了。因为里面这行的人都说要进化妆行业就要很早进,现在她这年龄已经有点迟了,而且还要报各种班,其中的高价学费更是让她却步。
其实这就像《肖申克的救赎》里Brooks出狱的时候所经历的不适应与恐惧。只是有的人选择重新进牢,有的人回不去了就选择死亡,当然也有人像里面的Red一样去新生。
我早前还写过一篇文章《一旦适应了痛苦,其实也没那么难熬》。其实没有一个框架和模式是痛苦得会让人活不下去,最痛苦的只有刚开始的适应与转变。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人生:这一整条人生路其实都是在跨栏跑,跨栏的时间是短暂且是最难的,跨过去后我们就可以放开手脚跑了。然而遇到下一个跨栏的时候,大多数人停了脚步,在那跑过的50米来回跑,因为他们觉得栏太难跨了,更觉得栏外的生活比现在的要痛苦多了。
2、
我的一个大学老师说过一个有趣的问题。
他说让我们全班人都站在教学楼隔壁的天桥同一个点上看教学楼,每个人看到的教学楼都是不一样的。因为看的那一刻,大家的心情都不一样,每个人的认知也不一样,自然关注的点不一样。
有的人会觉得教学楼在阳光下原来也挺漂亮的,也有的人会觉得教学楼隔壁的枯草有点悲凉。
客观世界都一个样,但因为每个人的认知和框架模式不一样,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
哲学家叔本华有一个思想很经典,一语道破了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环境那么艰苦却仍然那么幸福。他认为“外在的幸福不如内在的福祉”,“人生幸福最基本的要素,就在于人的内在素质。”同样的外部事件对不同的人,其影响是不同的,有的人觉得这世界平庸无奇,枯燥乏味,但有的人觉得这个世界丰厚充实,趣味横生。
许多人听完别人讲了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后,也期待着自己的生活也会出现这些事情,却忽视了他们更应该嫉妒的,是那种赋予事物以有趣和愉快的,思维模式和精神。
客观世界和发生的事情都属于外部,最重要是自己的认知模式。
3、
回到“体制化”的话题上,“心灵长期被困”的我们该怎么“出狱”?
大家所处的世界都一样,外部条件其实从长远来看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所以最重要是,勇于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被体制化,不恐惧适应。
我很赞同李笑来的“7年就是一辈子”的观点,他认为人是可以重生的,一生可以有很多辈子。当一个人获取了一个新的技能的时候,他在这一刻,生活就已经开始不一样了。所以那个老观点说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不错了,这样的人生太没趣了,而且很早就死了。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每隔3年就重新学习一个领域,他的许多新的观念都是在他学习多个领域之后融会贯通得来的。
脑洞大开的畅销书《人类简史》的作者尤娃儿·赫拉利不仅是个知识渊博的历史学家,他还是个奇葩怪才,研究各种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心理学等等,才有了这本历史著作。
4、
如果你没有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我强烈推荐你看。
如果你曾看过,我强烈推荐你不定期重看。
每看一次,都是对自己的一次提醒:我们是不是长时间处在一个体制里而不自知。
哪天我们过的面无表情,世界每天都一样,且不自知的时候,我们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