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记录》读书笔记


这本书提倡24小时不间断的,记录一天的时间去处,养成良好的时间记录习惯,并通过这些记录来平衡生活,分配时间。

                        一意义

时间记录意义在于通过记录了解自己和认识自己。

我们怎么对待时间,就是怎么对待人生。我们怎样生活,就是一个怎样的人。

时间管理就是一种人生管理。

如果没记录,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认知可能有很大的偏差。

在一天结束之后,主观的认为这一天多长时间专注于工作、多长时间在娱乐,是一种模糊的概念,常让我们不了解自己的疲劳的真正来源。

人对自己都是有一个玫瑰滤镜,一个对自己充满同情的滤镜。我们可能会对自己做出错误的分析判断。

有了时间记录之后,我们通过自己的行为数据,能多维度、长周期的认清自己。

记录时间的习惯也能够拉回我们,从过去的焦虑和未来的恐惧而回到当下,能够更好的活在当下。

                      二要素

实践记录的核心要素是:

日期/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持续时间/事件描述/时间标签。

                      三标签

在本书中一级时间标签有:

学习成长/工作事业/社会交际/家庭生活/健康休闲/交通时间/睡眠时间。

二级时间标签有:

阅读时间/写作时间/社交网络/餐饮时间/陪伴家人/生活事务/运动时间/休闲娱乐/午休时间

                      四娱乐

做时间管理都知道,管理的一个目的,就是把时间用到正确的和重要的事情上去。

跟这些事情冲突的,就是我们的休闲娱乐时间。比如刷微博,刷抖音,看视频等等。

那这本书是这样给出的建议:休闲娱乐也是大脑在做自我保护,使大脑不被过度的使用。

平均每天的休闲娱乐时间为两小时左右是较为合适的时长。这两个小时的时间包括阅读一些文章,浏览新闻,看电影,听音乐,也包括了散步,冥想,放空,以及去户外玩等。

适当健康的休闲娱乐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压力,并使精力得到补充。

                    五睡眠

对睡眠的建议是每晚要睡够7.5小时以上。时间记录则以躺下休息时间起,包括了睡着前的时间。

                  六时间分析

通过对时间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我们在各种维度上的时间使用情况,然后做出适当的调节。

关于时间如何分配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哪些时间是用于创造价值的?

2哪些时间是用于维持生活的?

3有哪些时间是用于投资增值的?

4有哪些时间是消费的?

可以每半年回答一次上面的问题。

对于时间重要性的排序,也要多维度的来平衡。比如投入健康的时间是不是足够,投入学习的时间、陪伴家人的时间是多少。

同时我们也要衡量我们使用时间是否高效。比如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密度。如果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知识量太少,也是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一年只有8760小时。要思考生活、工作的平衡,健康、事业的平衡,要对事情作出取舍,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人对时间有很大的随机性,对事物的兴趣也有很大的随机性。我们要降低随机性,多做重复且有复利的事情。

凡是时间花费超过两小时的事情,都要谨慎考虑。

碎片化时间能够累积到两个小时,那么碎片化时间也要格外的重视起来。

保护好你的时间。

                    七结尾

任何一个人在一个领域持续的耕耘,掌握所在领域的专业知识,就能在这个领域做到极致,能够在这个领域获得丰厚回报。

亚里士多德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

明天的生活,就取决于你今天对时间的态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