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是否能高效阅读书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是否有相关的知识背景和相关的思考。孩子学习文化课也是如此,孩子无法理解时,我们不能拔苗助长,还是得一步步地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知识。对于人类认知的知识有待深入学习和加强。
02.很长时间,胃的消化能力出现了问题,使得很不舒服。思考良久,可能是自己的情绪出了问题。平时不喜欢笑,喜欢对人发号司令,整天忧心忡忡,一直都在做一些无谓地思考,让大脑没有空闲的时刻。这也是从小到大养成的习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的意志可以改变现状。事实上,大部分都属于瞎想,不仅对现状的改变没有任何益处,而且弄得自己不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这样的状态要改变,有负面情绪要及时化解,可以通过建立自己的朋友圈,与工作家庭暂时的断舍离,给自己一段放空的时间,给自己心灵松绑。
03.今天看到一句话:当你真正想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总是会想到一些办法,从某个角度,找到一条路径去实现。突然想到周围几个离婚的女性都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生活过得有滋有味。也许是绝境把她们逼到了那个份上,自己的潜能才得以发挥。自己也很想有自己的自由身,可是为了孩子,不得不勉强维持着鸡肋般的婚姻。我想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找到那股力量让自己潜能极致发挥,这是现阶段的迷惑。
01.如何才能每天进步?
目前想习得写作的技能来实现财务上的突破。也许不是意志力不够,很大程度上只是现在还处在积累的阶段,还在迷宫里打转。每个领域都有基础知识,比如写作包括素材的收集、看事物的深刻度、讲故事的能力、语言的驾驭、文章结构的把控以及如何让自己获得源源不断的灵感等。每一部分都要分开来单独进行刻意练习,看小说是为了锻炼自己的想象力,素材的收集可以通过一些现成的方法照搬过来,好词好句的背诵可以使自己的语言更生动,每天在安静早起的时刻思考可以使自己有思考的习惯。
02.坚持的意义
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中,有一个“投石填河”的场景。我们想象一下,要在河里建一座坝,于是往喝水里扔石头。河水很急,最开始把石头扔进去,可能会被冲走,可能会沉在河床底下,但是如果我们不继续扔,是没有办法拦住水流的。这个投入一旦开始,就必须持续下去,直到能够开始看到一部分石子在水面出现。这个时候相当于筑起了一座坝,于是就可以在上面行走了。
在石头可以看见之前,我们无法收到实际的利益,因为无法拦住水流。在这过程中,很多人不明白总会有填满的那一天,但是他们无法忍受这其中的煎熬,也许有些意识不到也许自己根本就完不成这个任务,自己给自己洗脑说,自己没有那个天赋,不适合做某件事,也许那件事更加适合我。于是,他们又在新领域开始他们的填石之路。不用想象,他们会重蹈覆辙,最终绝望,感叹自己什么都干不好。那些坚持下去的人就不一样,遇到困难不断调整尝试,直至找到新方法后继续上路。这其中有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决心,也是万丈高楼平地起的认知。
找到正确的练习方式,每天做。
写一小段的练习可以为写文章打基础,有了写小段的能力,大段就是一个拼接整合的过程。
开始看小说之后,文字对我产生了魔力。在看书的过程中,我能身临其境地感知作者表述的现实场景和内心场景,感受心理变化,那种感觉很神奇。我像是制造出了自己的精神宫殿,在那自由自在。
文字真得是有魔力的。有时候仅仅是记下来那句话,它就印在了你的大脑里,然后你的行为也在你没发觉之前就已经开始改变。
02.找到一切学习的向导
很多人自称看了很多书,却效率很低。问他某本事只要讲了什么,他哑口无言,其实他根本不能说他读过那本书,只是看过而已,没有一点实际作用。
现在看书,我会把自己最近有疑惑的问他写在纸上,然后找出一大堆相关的书,把相关主题的页数写在纸上,第二天进行主题阅读。很多书讲的仅仅是事物的一方面,万事万物都是个系统。每个主题我们都应该进行全面系统的阅读和思考,让其中的观点在你大脑中发酵。
但是最初看书的小白阶段也有意义。意义在于我能筛选出哪本书属于哪个主题范畴。也许有人会说,想要知道是哪个主题的,那就直接看书名好了。看书名可以筛选出一部分,有些的书名没有那么直接概括书的内容,还有一些讲的比较细,如果没有大量的泛读,你是不会了解其中讲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