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白居易的诗句,像一扇半掩的窗,轻轻推开,便是寒露时节的模样。凉风拂过庭前的松枝,松针上还挂着昨夜未干的雨水,风一摇,便顺着针尖滚落,滴在青石板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指尖触到晨风,似有若无的凉意渗进肌肤,如浣纱女子滑落的轻绡,提醒着人间深秋已至。
晨光渐渐明亮,远山轮廓在薄雾中若隐若现。此时的天地,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长卷,枯笔勾勒出枝干的苍劲,浓彩点染出秋叶的绚烂。万物渐渐褪去盛夏的繁华,却在这份沉寂中绽放出生命最后的华彩。沿田埂漫步,银杏叶染成浅黄,风过簌簌落,铺作一地碎金。院角桂树缀满细蕊,鹅黄小花如密匝繁星,在晨风中轻颤,花蕊间的露顺着盘虬枝桠滑落,渗进老根。“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的画面,既在眼前铺展,更在鼻尖萦绕,桂香混着草木清冽,吸一口,连心底都漾起温柔涟漪。
不觉间,目光投向远山。北方的枫林已染上深深浅浅的红色,宛如天边燃烧的云霞。杜牧那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意境,此刻愈发真切。若站在山路上,定也会像杜牧般不忍离去。山峦层叠,绛红、赭黄、苍绿交织成一幅天然的锦缎,又被晨露洗涤得分外明净。仰望天空,但见鸿雁成行南飞,翅影掠过湛蓝的天幕,洒落声声清唳。这“鸿雁来宾”的景象,自古以来就是秋日最动人的诗行,古人们见此情景,总会想起远方的亲友,提笔写下“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的牵挂。山脚下荷塘里,残荷犹擎着半盏绿意,叶边虽染褐黄,却仍托着几颗圆露;沙洲上白鹤独立,素羽与枯苇、残荷相映,共谱寂寥与生机交织的生命乐章。
从山野走向人间,寒露时节的生活别有一番韵味。晨雾未散时,游人踏露向山行。北方香山红叶燃透林峦,笑语惊飞雀鸟,翅影掠过绛红树梢;南方岳麓枫香初染,石阶覆着软叶,沾着晨露的湿意。登高不仅是赏景,更是与天地对话的一种方式。站在山巅极目远眺,村落里的炊烟袅袅升起,与山间的薄雾缠绕在一起,方觉天地浩渺,心也随之舒展。
日头渐高,集市上也开始热闹起来。“九月团脐十月尖”的民谚在街头巷尾流传,蟹摊前围满了挑选的顾客。寒露时节的蟹最是肥美,蟹黄丰腴,膏似凝脂。拎着刚买的鲜蟹归家,厨房里早已香气四溢。锅底垫姜,蟹翻卧蒸笼,撒把紫苏去寒,开盖刹那,蟹香裹着姜醋辛香扑来,令人食指大动。一家人围坐桌旁,剥蟹的手沾着醋汁,说笑声中分食着秋日的馈赠。再斟杯菊花酒,琥珀酒液浮着干菊,抿一口,菊香在唇齿绽放,酒意温和如秋阳晒过的棉被,暖而不燥。
午后时光,最适合煮一壶“正秋茶”。春茶虽鲜,带三分春日嫩气;夏茶虽浓,藏几许盛夏燥热;都不及秋茶的醇厚,像历经岁月沉淀的老者,自有一番从容。取粗陶壶,抓一把去年秋茶放入,注入滚烫泉水,看茶叶在壶中轻旋舒展,叶脉渐显深绿,汤色漫成琥珀般的澄澈,时光也跟着慢了脚步。轻抿一口,先苦后甘的滋味在舌尖流转,似人生况味,也如这节气性子,不浓不烈,却余韵绵长。
寒露的骨子里,浸透着诗人的沉吟与哲人的遐思。王昌龄卧听溪声,写下“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的幽静,想来他所处的山涧,定有菊绕篱、葛缠树,露凝藤蔓、溪淌石间,连虫鸣都透着轻软;柳永立尽斜阳,叹“水风轻、蘋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将离愁揉进暮色,夕阳下蘋花渐枯、梧叶带露飘落,他望断归船,寒秋凉意与别绪缠成一团;王安石“寒露入暮愁衣单”的句中,既有身世感怀,又藏着对明月的期许,秋夜露浓衣薄,寒意在身,抬头见明月,便觉有了慰藉。这些诗句如寒露凝成的珠链,串起千年秋意,也为寒露晕染了醇厚的文化底色。
我曾在书里读到,古人对“三候”的解读: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初读时只觉得浪漫,如今细细品味,方知这是古人对自然规律最诗意的理解。当雀鸟隐匿行迹,蛤蜄出现在海滩,他们便以为雀化为了蛤;当菊花傲霜绽放,秋意浸骨,他们便知晓节序已深。古人不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主宰,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看草木枯荣、鸟兽迁徙,用诗意解读四季更迭,这份心意,比任何科学解释都更动人。
节气亦如人生。寒露的凋零与绚烂,恰似我此刻的心境,褪去了年少时的青涩浮躁,多了几分中年的沉淀从容。松柏在此时“冬夏色苍苍”,以不变的志节应对无常;农人忙于“种麦日夜忙”,在土地中埋下来年的希望。万物皆在循环,鸿雁南去终北归,菊花开罢待梅香。这并非终结,而是另一种开始。就像人生,失去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结束的会迎来新的序章。
暮色渐浓,凉风再起,院中的露水又重了几分。廊下的菊花酒已凉,蟹壳的余香犹在。远处的山村传来几声狗吠,更显夜的宁静。寒露的美,就在这清冷与温暖的交织中,在寥落与丰盈的平衡里。凉风带寒,却有回忆暖心;夜色寂寥,偏有草木含柔。它不似春日的喧闹,不似盛夏的张扬,而是以素手调弦,弹奏出一曲云淡风轻的乐章。
时节如流,若问秋意何处最深,或许就在这露凝成霜的前夜,在那缕拂过眉梢的秋风里,在那杯冒着热气的秋茶中,在那片燃烧的枫叶上,蕴藏着整个宇宙的温柔与坚毅。寒露已至,冬在不远处。心向清欢,便不惧秋深。
(2025年10月8日 于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