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依然长期混迹学生圈,大部分小伙伴会以为我还在校或者刚毕业的样子。在这个夏天和开学大二或者大三的小伙伴交流屡次被问到大几的时候,说出该大十了,是交流中既定的一种尴尬。当然其他的尴尬也少不了,诸如盈利模式和生活来源云云。承认目前盈利状况不理想不代表对现实低头,对于未来趋势的把控以及非组织性的圈子把控的危机感才是让我目前通常不愿在更多场合再去扮演一个左右逢源的连接者角色的最主要原因。微信真的刷不动了,想到了人人的空寂。沧海桑田,这里的7600多人,感觉都成了陌生人。
习惯了在朋友圈动辄上千字的情感抒发配图的思维,忘记了曾几何时洋洋洒洒三千字起的键盘敲击和随时背着笔记本把卡片相机的SD卡插进来修图,找无线上传。移动互联网让我有了第二个第三个手机号,以及丢了的两部华为和正在不断修碎屏的两部努比亚手机。除了一如既往接连不断的校园文化活动的参与和体会,我们更多的是加微信,现场建群,然后关注朋友圈。我通过关注朋友圈研究校园文化个体现象,通过微信群互动了解社群行为,通过公共平台了解学生组织以及创业团队们的新媒体到实际运作的诸多动态,除了分享评论,和活动现场的感受体会,没有后续深入思考和提升的过程。就像现在这样,就像弹琴一样,就像当年写随笔一样,和06年开始养成的写博客和写日志的习惯一样,通过敲击文字,总结,升华出来一些活动本身之外的东西。想起有的时候在朋友圈的发的内容还会被人所诟病和提意见,自己还会朝着相反的方向明明知道不太好还要耍性子,真是觉得小宇宙怎么越来越被局限住了。最近其实也经常找时间去踢个球啥的,发现在场上的奔跑和动作不如从前,偶尔做出一些漂亮的传射也并不能让自己太多兴奋,相反是体能和某些方面的意识没跟上的懊悔和烦躁。如果文字的华丽和俏皮再不能让自己对经历了那么多的体验输出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而有的时候还要触碰一些自己不太喜欢的方式或者表达的内容还不如曾经的奋斗过程总结有深度并且能够让很多当下关心自己的朋友产生共鸣的话,那是会有挫败感的。也许这就是年龄逐渐增长给自己带来的压力吧。学习和跟上新鲜事物的速度远远赶不上事物发展的速度,还要受旧习惯以及日益增长的常规性信息摄入的高时间成本的牵绊。好在六年前选择的是一件无比正确的事情并且一直在坚持,但不在年轻的自己不仅要以更加职业的意识来对待,也要在市场价值上更多的体现被认可。虽说美其名曰站在学生组织发展的角度,那也是站在社会发展层面的,不是什么广大学生根本利益,更不是某个学生个体满足需要而存在的,这个市场买单,要由社会来进行。
当然,每天都会有层出不穷的校园文化引领社会文化迹象的案例在朋友圈刷出来,每天都会刷出来决定我未来某几天要进行安排的内容或者会改变安排行程的信息。不过看了就是看了,来不及总结,或者没看完,就要睡觉或者进行下一个可能无法长期抱着手机来看的行为。信息的流失并不在于几个人的动态没能及时互动,而是我要在已有的信息下脑洞出来更多无限可能。这样的工作难度,恐怕真的很难用结果导向来评判,只能说我会享受其中。以至于几次把眼睛看的出了血丝,流泪的时候眼睛又胀又疼。这样的负担几乎完全掩盖了和妹子聊微信的快感和可能性,相反八辈子不联系主动过来腻歪要资源要转发的还是能让我的气不打一处来。于是前两天坐在某公司的办公桌上,真想赶紧找个电脑来返璞归真一下。在那样美妙的想象过程中,我抱着手机充着电连着无线网,几乎看完了头一天晚上的信息,然后就到了考虑去哪儿吃中午饭的时候。
校园文化学者的职业生涯如何规划,路在脚下。吟游诗人的歌颂形式到底应该用哪些腔调,我只能说,很多很多。